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ID:25977055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_第1页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_第2页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_第3页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_第4页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论文关键词】就业;制度变迁;交易费用;寻租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中的四个核心要件,就业制度的变迁实质上是这几个核心要素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区分新旧制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就业制度变迁中的交易成本和寻租现象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说明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是必然的和合理的。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生就业从建国之后,便实行统包统分的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才逐渐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一、就业制度核心要件的分析一个制度的构

2、成必须是几个要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制度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这些要件的理解。可以根据柯荣柱《制度分析的基本技术》中对制度分析中核心要件的论述(或者称之为4I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制度进行分解,以期加深对就业制度的理解。(一)身份和资格(Identity)制度的分析,首先要知道各主体在该制度中的身份和资格,身份决定了每个主体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面临的约束条件,限制其信息和行动范围,所以第一步要分析主体身份是什么,怎样确定的,也就是身份的基础和合法性。1.身份。毕业生在旧的就业制度和新的就业制度中,身份的认定有同一性。毕业生的前提必须是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学生即是毕业生的

3、身份。用人单位在新旧制度安排中,身份都是毕业生的接收和使用者,是各种组织和团体。2.资格。新旧制度中毕业生或者是通过推荐,或者是通过全国高等院校招生人学考试,合法接受完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新的就业制度下,特别是目前高校实行学分制以来,毕业生还应该是学分按规定修满,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以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在校大学生。用人单位在旧的就业制度中,几乎全部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即只有在国家控制下的国有和全民单位才有资格使用高校培养的人才。新的就业制度中,用人单位不再局限于国字头的单位,就业市场逐步形成,用人单位涉及到社会上的各种大小组织,甚至有的毕业生不进

4、人任何组织,自主创业。用人单位资格认定上的栓桔被打破了。(二)信息和信息结构(Information)信息就是制度中主体自身所掌握的与制度相关的内容,本主体掌握的其他主体的相关内容,本主体了解的其他主体对自己内容的掌握情况等。信息结构则表明对自身与其他方相比,信息掌握的程度和比例。不同的信息结构会直接影响人们不同的行为,导致的选择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人们利用自己的信息和知识优势,可以获得某种改变身份的机会。旧的就业制度中,学校计划分配几乎是不公开的。新的就业制度中,这种信息在就业市场上是完全公开的,学生通过学校就业信息发布机构、网络、招聘会等途径获得各种各样

5、的信息。信息渠道的多样直接导致信息成几何级数增长,面对大量的信息不光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搜集,也需要学生筛选和甄别,信息处理的难度加大了。旧制度中,用人单位仅仅是每年上报新的用人计划,对分来的大学生的素质、技术、能力等事先处于未知状态。就业者和用人单位间的信息是没有沟通的,用人单位之间也不会互相了解招工情况,信息处于静止和隔离的状态。新制度中用人单位通过招聘,对要录用的人员进行初步了解,双方的信息沟通达到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同时招聘方之间也会有信息交流,以期提供的待遇在招聘方市场上处于合适的位置,早日录用到合适的毕业生。无疑信息充足的毕业生可以在更多的单位中进行选择,获

6、得更多的改变身份的机会;同样,信息丰富的用人单位也能从毕业生中挑选更符合职位要求的职员。(三)利益与激励(Incentive)这里是指制度中各主体利益指向,不同的激励能造成主体行为的改变。当信息和身份都给定的话,各主体的激励也能比较容易地确定,这时需要知道的是各主体的激励方案设计如何,主体受激励后行为会怎样。1.利益。新旧制度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得的利益大致相同。毕业生通过就业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用人单位则获得毕业生创造的一部分经济利益。2.激励。旧制度中,毕业生工作的安排都是分配确定的,毕业生本人几乎不可能改变,只有通过一些不正常手段,才能对分配结果有所调

7、整。这种激励显然属于负激励,造成的是不利的结果,是一种制度缺陷。而在新就业制度安排下,就业者由于处在一种平等的竞争状态中,找工作的过程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比如要使白己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深化,锻炼表达能力,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等。这种激励则属于正激励门可以说用人单位在新旧制度下和就业者一样存在着正负激励。正激励能使用人单位改善办公环境,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规划使用,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负激励使用人单位对人才仅仅停留在事业管理的程度,既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身也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四)执行和实施(Implementation)旧有的就业制度安排中,事实上实

8、施的主体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