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

ID:25982696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_第1页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_第2页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_第3页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_第4页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第1章绪论1.1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的概况及其重要性本文所研究的中轴线文化景观为北京传统中轴线,南起南二环永定门,轴线终点位于钟鼓楼,长度大约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研究-->第1章绪论1.1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的概况及其重要性本文所研究的中轴线文化景观为北京传统中轴线,南起南二环永定门,轴线终点位于钟鼓楼,长度大约7.8KM。北京中轴线由南至北、穿越整个旧城和皇城等中心地区。北京中轴线作为旧城地区的对称轴线,界定了城市规划基本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和保护利用价值

2、,其保护与管理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此外,北京中轴线规划、建设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包括居中为尊、天人合一等理念和信仰,又体现中国哲学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理解。北京中轴线是按照《周礼•考工记》等记载的规划思想建设的城市,既是古代礼制思想的物质载体,又体现了社会体制和国家统治思想。这条轴线在几百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变革,不断变化和发展,适应不同时期的国家统治和社会制度需要。它体现出传统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以及城市规划思想,是中国历朝历代统治思想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典型实践和难得的实例。这种

3、特殊的实践将都城规划建设与社会制度形成有机结合,对于现代社会和城市发展仍具有值得借鉴的研究价值。依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划思想,以北京中轴线为基本骨架,界定北京旧城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严谨聚焦,并延续至今。一方面,紫禁城与千步廊、各政府管理机构等主要设置在了城市中部及偏南部地区、什刹海等商贸集散地设置在了城市北部地区,体现了前朝后市的思想。另一方面,中轴线上的主要历史建筑都遵照左右对称的格局进行建设,并在南北方向上形成串联的格局。此外,不仅仅是旧城之内的对称,甚至城外的天地日月等祭坛建筑群也遵照了基本对称

4、的要求进行布置。………1.2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研究的意义北京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的基本骨架和纲领。北京中轴线气势恢宏、左右对称、高低错落的格局和风貌,既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统治思想,也体现了“中庸”的传统儒家思想,是一条不断传承、发展、演变的城市历史文脉,对于挖掘展现北京乃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思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再利用、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和可持续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本文试图探索历史遗产保护再利用理论与文化景观理论的结合研究。北京传统中轴线保存有故宫、天安

5、门、正阳门等众多非常重要的文物古迹或者历史建筑,加强中轴线周边地区景观风貌的保护研究工作,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城市科学合理发展研究工作。此外,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不断丰富建设世界城市的内涵和要求。对于世界城市而言,有很多评价指标,但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其城市文化是否独特;对于任何一个世界城市而言,其城市文化不仅要拥有全球化的包容性,但同时也应该拥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可识别性。因为这种城市文化或者说独特性的保留和传承,不仅能够使城市文化具备独特的吸引力,更

6、能为世界各民族多样文化的共存提供参考。遗产保护方面,对于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北京市关于城市文化和文化遗产方面的中长期工作计划,今后将通过一系列努力推动城市中轴线及皇家园林、祭坛建筑等陆续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文物局于2012年11月公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结果,北京中轴线(含北海)成为名单的一员。本课题研究将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操作指南的相关要求,统筹考虑北京中轴线保护、申遗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对于中

7、轴线整体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意义。………..第2章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要素与控制范围分析2.1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要素分析作为城市类文化景观,对于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的保护要素的探讨,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北京中轴线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到底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线还是一条虚的理念的线?是保护一条线还是保护一整片城市区域?是孤立的看待一片区域的保护管理,还是放眼整个城市考虑其保护管理?近几十年来在历史名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引入的文化景观概念,为我们确定保护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

8、,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的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的人类创造的景观,包括种族与人口景观、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宗教与风俗景观、聚落景观等等2;而新兴起的城市类型文化景观也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这也成为破解北京中轴线保护难题的一个新方向、新方法。在进行北京中轴线保护要素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来看文化景观发源地美国在文化景观保护要素认定与管理方面的实践情况。近年来,美国在文化景观保护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