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

ID:25993324

大小:75.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24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_第1页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_第2页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_第3页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_第4页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摘要]我国传统的培养接班人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政治性期待,作为其理论要素的革命、无产阶级、接班人等概念,缺乏理性的教育学的内涵,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培养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普世性标准存在着差异,其通行容易造成教育活动的价值系统混乱。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教育需要超越以革命为主旨的阶级性标准,依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政原则,以培养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素养的现代公民为教育目的。[关键词]教育目的;革命接班人;现代国家公民[中图分类号]G640  [另外,对于作为教育目的理论核心概念的“革命”的理解和评价,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尊重在不

2、同的历史时期中,一些期望社会进步的人们通过革命这一激烈的斗争方式,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选择和努力,也承认革命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方式,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革命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肯定和赞扬是必要的。然而诉诸历史和文化理性,我们则不得不指出,人们在肯定和张扬革命的意义和作用的时候,也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一是在一般情况下,革命的代价是极其昂贵或沉重的。每一次社会革命的胜利,往往是用革命者及其他社会成员不能复苏的生命、他们的家庭幸福和安宁、社会的大量物质财富、社会相对稳定的经济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的颠覆为代价的。革命后的恢复与建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与之伴随的往往是物质匮乏、社会秩序混乱

3、、人们精神消沉的荒凉时光。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设若在有条件的时候采取“议会道路”的形式,进行社会发展的和平过渡,亦即以和平的方式代替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式,社会进步的代价就会小得多。所以,在现代的意义上,和平发展是优越于武装斗争方式的。这也就是在世界的范围内,人们普遍认同和支持和平方式、反对暴力的原因。二是在革命成功以后,革命者往往自然地重复和发扬革命的逻辑,以革命的思路保政权,搞建设;以革命的逻辑建立国体和制定制度,进行日常的社会管理,难以从革命的逻辑中走出来,从而使革命的性质异化,使革命者转化为自己的反面,成为自己当初意欲推翻的专制者,也成为别人革命的对象。所以,如果说革命者在处于被压

4、迫时期的革命是不得已的话,那么,革命者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逻辑,从革命的逻辑和惯性中走出,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社会思想和制度。因为革命党在取得夺取政权的斗争胜利后,即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他们作为“民主共和国”特别是现代国家的领导者,已经不是进行革命时的“革命阶级”的代表,而是组成“共和国”的全体人民的代表。他们合法性的基础是全体人民的授权,他们负责的对象也应该是这个国家中的全体人民。他们执政的基础应该是“天下为公”,他们维护的社会原则应该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秉持的国家观念应该是依法治国。执政者所服务的对象,也不应该只是自己的群体,不应该只是曾经与自己共同

5、奋斗过的“同志们”,而应该是国内的全体人民。此时应该警惕的是,政府及执政党不能再延续夺权时期的思想和观念,亦即把国家看成是自己的战利品,看成是胜利者们的私有财产,并把国家看成是阶级镇压的工具。不能为了保证一些集团的既得利益,便将对反对者的镇压和压制作为一种基本国策长期推行,从而将国内的人民分为不同的等级,形成另一种人压迫人的社会。教育作为社会公器及全社会的专门性事业,培养的应该是秉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国家观念的国家公民,而不应该是属于某一党或某一派的“革命者及其接班人”。三是由于革命强调的是专政、剥夺、压制,而不是宽容、尊重、民主,所以作为以造反及专政为宗旨的革命者,为了某种革命目

6、标,必然要以剥夺别人政治或经济权利、伤害别人身体或人格为条件,其采取的手段往往是暴力或残酷的。这种现象在两军对垒的战争时期或许是必要的,但在革命胜利后的和平年代则是不可取的,它会使社会退回到革命前的阶级对立时代,形成“以暴易暴”、“改朝换代”的循环逻辑。不幸的是,这种现象曾经在建国后的政治运动中反复出现,并且在文革中被发展到极致,以至于造成国家主席被整死、开国元帅受迫害的惨剧。这样的惨痛教训应该是教育进行思想革新的重要教材,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认真反思教育目的,肃清在教育目的问题上的误识,使其奠基在理性、文明的基础上。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还是那些为了革命的利益而六亲不认、崇尚野蛮和暴力的人,那

7、我们的生活将会是多么可怕!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名义上受过教育但却心灵冷漠、唯利是图、责任心缺失的人,可以说就是这种假革命之名、行利己之实的功利主义教育意识的产物。所以,当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以后,应该及时进行由革命观念向法制观念的转换,进行由革命者向国家公民身份的转换。教育也应该相应倡导和实施公民素质教育。而当革命不能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培养接班人的教育目的”也自然失去了意义和内涵。若基于这样的认识,革命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