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

ID:2600650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_第1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_第2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_第3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_第4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蒋恒,徐国红,王利宏,贾连顺【摘要】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140例髋、膝关节手术及髋关节周围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的方法预防下肢DVT的发生,观察两组患者双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发生下肢DVT3例,发生率为4.29%(3/70)。对照组手术后发生DVT11例.freelL三种,均由塞诺菲公司提供。1.3.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

2、术后10h起于患者腹部皮下注射速碧林0.3、0.4或0.6mL(根据患者体重选择所用速碧林剂量,体重≤50kg者用0.3mL;≥80kg者用0.6mL;介于二者之间,则用0.4mL),每日一次,每位患者剂量同术前一致,共治疗14d,同时,瞩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锻炼:抬高患肢,督促患者主动做足跖屈和背伸运动,内、外翻及足踝的环转运动。观察组术后速碧林的用法、常规康复锻炼同对照组,同时,术后72d内患肢采用人力挤压腓肠肌的方法,挤压压力根据患者肌肉丰厚程度而定,以患者舒适和能耐受为度,频率45次/min,挤压20min,间歇40min,每小时为一个周期(患

3、者晚间9:00至凌晨7:00休息时间停止除外),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运动,一般72h后逐渐过渡到下地活动,人力挤压停止。1.4检测指标及DVT判断标准每天临床检查患者有无DVT或肺栓塞症状或体征,对发生DVT可疑度进行评估,中度以上可疑者立即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厶寮觳猓鹾蟮?4天时常规复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色多普勒和D厶寮觳猓珼厶逡跣哉呖梢耘懦鼶VT。具体诊断方法和标准根据卢明书等3介绍的方法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血管MRA和静脉造影均由两位高年资主治职称以上影像科医师双盲阅片,判断结果。1.5统计学处理方法计数资料作校正x2检验分析

4、。2结果2.1监测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状况术后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术后第4天复查血常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因抗凝引起的异常出血情况。2.2DVT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后发生下肢DVT3例,发生率为4.29%,其中2例发生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男1例,女1例;1例发生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男性。3例均发生于手术侧胫前胫后静脉,其中2例患者出现胸痛,一过性呼吸困难,用速碧林和华法令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在治疗DVT的过程中出现创口内血肿,给予保守治疗后血肿缓慢吸收,最后机化。对照组手术后发生DVT11例,发生率为15.71%,其中2例发生于全膝关节置

5、换术后,均为女性;4例发生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其中男1例,女3例;5例发生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中男2例,女3例。在对照组中,6例血栓发生于手术侧腘静脉和股静脉,5例发生于手术侧胫前胫后静脉。对照组发生DVT11例患者中,7例安放下腔静脉过滤网,4例患者出现胸痛,一过性呼吸困难,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保守治疗后好转,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3讨论3.1可能的机制低分子肝素是用酶或化学方法将肝素降解而成,其窄谱低分子量的分布显著优于常规肝素,它具有显著的抗Xa因子和抗Ⅱa因子的作用,同时具有明

6、显的溶解血栓作用,而且对血小板的功能影响较少,很少会引起出血。骨科患者术后往往缺乏主动运动,其原因有:切口疼痛明显;麻醉作用,肌肉松弛;患者昏昏欲睡;长时间禁食,体力不佳,年老体弱以及关节置换术后短期内置换关节应适当制动,防止置换关节不稳定脱位,诱发或加重伤口内出血。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患者不能或不敢主动运动,引起静脉血淤滞。此时采用人力挤压腓肠肌可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静脉淤血状态,促使淤血静脉排空,排空后又利于血液充分回流,周期性加压、减压的机械作用,产生搏动性的血流通过远端肢体的深静脉系统,从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

7、黏附,防止血栓形成。其次,我们认为,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DVT另一个可能机制是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因周期性充气加压可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减少了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使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的活性增强所致。3.2优点我们认为,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双重预防措施进一步减少了下肢DVT形成的几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且观察组实验期间未发现近端血栓,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我们认为,该方法无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后果,易被患

8、者及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3.3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低分子肝素联合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