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ID:26029354

大小:105.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_第1页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_第2页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_第3页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小议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一中物理课题组成员:陈新宇兰政军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核心素养”在这几年的教育流行榜上一定是榜上有名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核心素养概念的前世今生。一、国外的研究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外进行的比较早。基础素养从近代课程开始就有的,当代学习科学的梳理,基础素养的界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素养就是技能。第二个时期,把基础素养看成是学校知识的传递。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早期的核心素养,例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

2、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第三个时期,把基础素养看成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这就是今天的基于PISA的三大素养(语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学素养)发展成今天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说法不一样,但其实是一回事。其基本的诉求只有一个就是培养“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力”不是虚假的,不是应试的,而是真才实学的。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于2003年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foraSuccessfulLifeandaWell-FunctioningSociety),将有关学生能力素

3、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一个分别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具体包括“使用工具互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和“自主行动”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为推动这一框架的实践与应用,2005年OECD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DefinitionandSelectionofKey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1]2006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Council)通过了

4、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在美国,美国的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提出的“21世纪型能力”(21stCenturySkills)的概念,则在学科内容的知识之上,加上了在21世纪社会里生存所必须的高阶认知能力———“学习与革新:4C”,即“批判性思维”(criti

5、cal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协同”(collaboration)与“造性”(creativity)。在核心学科(3R)及21世纪课题的基础上强调“信息、媒体、技术的能力”,“生活与生存的能力”.在日本,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提出了“21世纪型能力”的框架(2013年):从作为“生存能力”的智、德、体所构成的素质与能力出发,要求凝练“学科素养”与能力的同时,以“思考力”为核心,与支撑思考力的“基础力”(语言力、数理力、信息力)以及运用知识技能的“实践力”,构成三层结构。物理组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

6、育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二、国内的研究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从“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三大领域的发展谈及了对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的”认识。他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强调,理解核心素养,要对国际上公认的关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作出自己的回答。[2]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钟柏昌认为基础教育学生之核心素养包含三个层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教育课程之基础知识

7、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意见》中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从而研究制定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8、体系。教育部还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意见还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从实际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