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

ID:26052767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_第1页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_第2页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_第3页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_第4页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作者:高瑞宁,徐秀红,郭宇红【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40例,红霉素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95.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5%、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而且局部

2、疼痛、胃肠道反应及肝功损伤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优于红霉素,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肺炎支原体  ClinicalObservationofAzithromycinSequentialTherapyinTreatmentofMycoplasmalPneumoniainChildreninparisonentofErythromycin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curative

3、effectofazithromycinsequentialtherapyonmycoplasmalpneumonia(MP)inchildren.Methods:Pchildrenintoazithromycingroup(40cases)anderythromycingroup(40cases)randomly,ycingroupycingroup,andthereeofpyretolysis,coughrelief,hellolungsounddisappearingandthemeanlengthofhospitalizatio

4、noftheazithromycinsequentialtherapygroupycingroup(P<0.01).Thelocalache,stomachandintestinaltractadversereaction,anddamageofheparfunctionycingroup(P<0.05).Conclusions:AzithromycinsequentialtherapyisbetterthanerythromycinforMPchildrenoting.  [Keyycin;Erythromycin;Pneumonia

5、;Mycoplasmal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的30%以上。近年来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院从2006年初对收治的40例MP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与红霉素进行对比研究,现将治疗结果结合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L.编辑。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好

6、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见表3。  表3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略)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结果见表4。两组在局部疼痛、胃肠道反应及皮疹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用药前肝功能检查均正常,用药后均有部分病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异常,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略)  3讨论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占小儿肺炎的20%,在密集人群中支

7、原体所致儿童肺炎可达50%以上。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它具有细菌的特征,具有DNA和RNA,对抗生素敏感。但与细菌不同之处,MP无细胞壁,因此,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对MP无效,应选择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一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滞tRNA的正常移位,从而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为天然品种如红霉素(第一代)和半合成品种如阿奇霉素(第二代)。既往红霉素为首选,但红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静脉滴注易引

8、起穿刺局部疼痛和静脉炎,而很多肺部炎症患儿本身就有消化道症状,且小儿肝、肾功能不健全,长期应用易引起肝、肾功能受损,严重病例可引起溶血,甚至肾功能衰竭,故逐渐被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所代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