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

ID:2605358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4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_第1页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_第2页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_第3页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_第4页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学生体罚的法律规制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法律法规都规定了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若违反该规定将会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法条中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体罚的态度是全完禁止,但是法律法规对体罚的界定不清、笼统和含糊,造成人们对体罚的的理解不一。  由于法律法规对体罚二字的解释不够清晰,含糊其辞,概念笼统,导致教师对体罚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一,所以出现一些教师对某些不服管制的学生疏于教导,没能尽到一名教师应该有的义务和责任,更没能够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目的

2、。另外存在一些教师对体罚界限理解狭隘,认为自己所实行的教育行为属于教师手中应有的惩戒,根本达不到成立体罚的条件,从而对于自身的体罚行为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合理教育手段,不仅让体罚的阴影时刻笼罩在学生的心头,更是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2016年3月22日,甘肃环县二中一男老师暴力殴打多名女学生,采用脚踹、打脸、拽头发等多种行为,下手重且狠。另外,体罚二字的界定不明确导致对法条的适用的难度增大,无救济即无权利,法律适用难度增大,救济力度自然下降。那么,学生体罚该如何界定?如何规制呢? 

3、 二、正确区分体罚和惩戒  惩戒是指在不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创伤,遵循教育规律且不会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惩治警戒行为。在各国法律规定及实际运用中,较为常见的惩戒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训诫、隔离措施、剥夺某种特权、没收、留校、警告、记入学生档案的处分、体罚、停学和开除。但在我国由于将体罚列入惩戒中的立法成本较高,以及我国传统教育体罚的恶劣影响,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体罚。体罚给人一种严厉、残酷的虐待学生的印象,让人们想到古代的肉刑,很多人认为现代社会之所以摒弃体罚,是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不能再采取以前的非文明的手

4、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认为体罚会像刑法中的肉刑一样,终将走向消亡。  其实有些体罚根本就形不成对学生人格上的侮辱,更不会对学生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所以说,有些必要的惩戒手段被划入到体罚的范围内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不科学的。例如:小学生写错生字,老师罚学生把写错的生字抄写五遍。此类罚抄会让学生认清到自己的过错,并懂得了犯错会带来惩戒,罚抄行为不对学生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遵循了教育规律且不存在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那么此类适当的体罚行为应该是被法律所允许的,应该属于惩戒的一种。在美国的哥伦比亚特区,政策规定对学生的惩戒只能打

5、臀部,打耳光和恐吓都被禁止。  我们可以将体罚行为可分为适当体罚行为和过当的体罚行为。适当体罚行为是指以教育为目的,在正常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之内可以接受的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伤害但并不损害人格尊严的体罚行为。过当的体罚行为是指违背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超出教育目的和社会公众心理预期的,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并损及人格尊严的体罚行为。适当的体罚不仅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能够达到教育目的,让立法者理清惩戒和过度体罚的边界,从而可以更好用法律规制体罚,防止教师走向放任自流和过度体罚的两个极端。  笔者认

6、为,适当的体罚应是惩戒方式中的一种,因为适当的体罚符合教育规律,不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侮辱,可以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正好符合惩戒的功能。而过当的体罚是教师手中权力的滥用,违背了教育规律,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侮辱了学生的人格,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我们所说的惩戒截然相反,不属于惩戒方式。  三、适当体罚应考虑的因素和坚持的法律原则  (一)适当体罚应考虑的因素  允许适当体罚,不是倡导体罚,更不是纵容体罚,适当体罚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同时,更好的规制体罚。虽然教师手中有惩戒学生的权利,但教师要实施适当体罚的这种权利

7、,必须慎重和谨慎。一定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以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穷尽原则  当教师采取适当体罚的教育手段时,必须保证已经采取了平和的教育手段,假如以上方法依旧不能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而采取适当的体罚又十分必要,此时,教师才可以实施其手中的此项权利。例如:在小学的课堂上,某学生在自习课上与同学嬉戏打闹,当被老师发现之后,应给予训诫,不应直接使用体罚手段,若训诫之后,此类情况又三番五次的出现,通过训诫的手段已经不能制止该学生的错误行为,在此情况下,教师才能采取体罚的手段。  2.教育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应

8、是善意的,而非恶意。不是为了体罚而体罚,是为了学生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而不是让教师发泄自己心中对学生的不满和愤怒之情。例如:某小学生抄袭其他学生的作文被老师发现,老师可以惩罚该学生完成本次作文之后,再独自加写一篇,而不能惩罚该学生罚抄作文十遍。  3.造成的后果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造成的后果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预测,教师在适用体罚时,无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