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ID:26065066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4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_第1页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_第2页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_第3页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_第4页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川外研究生部2010级1班陈敬珍咱们的教育是反教育(anti-education),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教育就是要把大家的潜能给挖掘出来。我记得这是赵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说的话,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师好特别,反教育?真是第一次听说。之后赵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A=A,A=-A,并对大家说:我这门课很简单,这一学期内你若理解了这两项等式的真正含义,你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大家都笑了。这是否也反映了大家的无知?古者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一个学期就学这两项等式?太不可思议了吧?正当大家暗自纳闷的时候,赵老

2、师开始讲这等式的内涵了。A=A是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分析性的,不是经验的、综合的,是不变,是事物本身存在的特征差异,是事物的本质:而A=-A是综合的、经验的,不是分析性的,是内涵发明,并非真理,它是人们为了区别各种事物所寻找到的一种描述事物的方法,是人的感知所产生的差异,这说明-A有助于人们从现有的认识能力出发对事物进行描述,包括它的各种属性,如:功能,外貌,质地等等。人类处于A=A,A=-A两者的张力之中。公孙龙、墨子、荀子等就是A=A的代表人物。而惠施、毛泽东、赫拉柯利特、黑格尔、列宁、马克思等就是A=-A的代表人物。这两个等式几乎贯穿了整个语言哲学课。当老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3、、第N次提到以上所讲的两组等式时,发笑的同学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渐渐明白,A=A中所包含的经典逻辑内容以及A=-A中所包含的辩证逻辑内容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这个意思。相对于那些开始不太重视这门课的同学来讲,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自始至终都非常喜欢哲学,而且仰慕赵老师已久,所以从第一堂课开始,我就紧紧跟着赵老师的脚步,寸步不离。记得似乎是在第二堂课之前,赵老师发表了弧矢之利,威行天下--全域理论关键词这么一篇博文,使我更加清楚了这门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基本内容。万物本原,各从其类,天尊地卑;本原,本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其所是,归其

4、所归,分其所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目的论;混沌,全息;人择原理:内部结构(离散性层级性递归性),外部感知(模糊性线性闭合);语言与世界同构;理想化原则,奥卡姆剃刀;充要条件,最小对立,属加种差(界、门、纲、目、科、属、种);语言表征性(名物关系);异质同构,同质异构;形式之形式,符号之符号,语言的科学性和美学性(文学);组合-函数-整合;结构依赖原则,投射原则;语言级阶(词素词短语句子语篇);逻辑;第一次赋予第二次赋予;外延内涵;外延意义/内涵意义;外延语境/内涵语境;能指所指,共时历时,组合聚合,静态动态(飞矢不动万物皆流),形式意义,恒态变异,有限无限,完备不完备,自由

5、不自由;结构决定功能,关系决定价值,差别产生意义;理据词义涵义;符号符指符蕴。之后赵老师一步步把这些精华都灌输给我们了。通过半年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并不仅仅是那些语言哲学的知识和对各种主张和论断的认识,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批判怀疑意识和习得了一些十分有用的批判工具和方法,而后者对一个学者来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吧。批判怀疑对于任何理论的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斗争或许会损失一些东西,但其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整个社会怎么也不可或缺的。万事万物的运动方向大体上就只有两个,要么进步(当然也是以人类的价值来判断的),要么就是退化直至灭亡。所以若是不求社会的进步,其必将在浑浑噩噩中消亡。具体到语言学

6、的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人的认识水平十分有限,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再全面,总是难免会有些许偏颇,任何一个原则也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我们只能从不同层面反复地推敲一个事物,才有可能找到一个相对的真理。只有经受住猛烈批判的东西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批判怀疑精神深入人心。这原本是件好事,但若是没有合理的利用,也会徒增学习的阻力。看到一篇文章,如果你首先就怀疑它到底说的对不对,几乎每句话都进行严格的审核、反复的思量,可能最终会导致你看不完这篇文章。然而,你若先是将其全盘接收再去反思和批判,也十分不易。慢慢摸索后才发现还是应该先看懂文章内容,抓住其核心,再思考其合理性,是否违反了逻辑等等。活到老

7、,学到老。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把握的东西很多很多,拿到一篇文章该怎样去读,去领悟,去批判也是其中之一。现在有很多年轻学者(姑且将研究生也纳入其列)在研究或思考某一东西时总是过于专注于前人的种种理论和发现,而最大的进步也莫过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踏出一步。在过去,我也会觉得这样的做法已经十分不错了,毕竟从旧的内容衍生出了新的思想,心得体会《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但上过语言哲学课之后我发现,其实有很多事物并不属于飞矢不动或万物皆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