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ID:26065129

大小:6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4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_第1页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_第2页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_第3页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_第4页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场所。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商品交换离不开市场,市场的发育状况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章拟就秦汉时期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即农村市场、城区市场、边境市场、域外市场等各自的发育状况,分别做些探究。一、农村市场的发展及其粗创型个性秦汉时期的农村市场,由于文献记载简缺,长期以来学术界没有引起重视,也很少有过系统、专门的论述。这里仅就平日读史所见,提出一些问题,以备日后人们深入研究。(一)农村市场的类型和数量这里说的农村市场,是指县以下的乡村、

2、里聚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交易场所。如同后世的“草市”、“墟市”之谓,它与城区市场、边境市场有别。考诸史册,中国农村市场出现较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解诂》曰:“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因井田以为市,古俗语曰市井”[1]。《管子·乘马篇》云:“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又《战国策·齐策五》说:“通都小县,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这些记载,如果说何休《解诂》有望文生义之嫌而不足为据的话,那么,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管子》和

3、《战国策》当反映了历史轨迹,有助于证明农村市场存在的大致情况。《管子》说的“聚者有市”和《战国策》说的“有市之邑”,意思类同,都说明当时在乡间或村落这一级基层单位的管辖范围内必须设市,“无市则民乏”。因此,我们断定中国农村市场最迟开始于战国时期,似无可疑。迄至汉代,随着交换领域扩大,除城区市场有突破性的进展之外,农村市场也在战国、秦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兴起和发展。这里让我们首先回顾如下史实:今闾巷悬伯,阡陌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挈肉而归。[2](禹迁下邳相后,重修蒲阳陂,)遂成熟田数百顷,……邻郡贫者归之千

4、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3]楷字公超……家贫无以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者,辄还乡里。司隶举茂才,除长陵令,不至官,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4]这些记载,反映了汉代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村市场自发涌现和兴起的情况。除此之外,记录两汉农村市场业已存在的材料也为多见。当时的农村市场有乡市、里市(聚市)和亭市等多种类型。乡市:乡是县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汉代乡的名称有两类:一类为专名,如博望乡、安乐乡、雍乡、龙乡、遗乡等;一类是以方位为名,或以东、南、西、北乡称者,或以左、右乡称

5、者,情况不一。乡中设市,这在考古资料中多见。在长沙马王堆和江陵凤凰山出土的漆器铭文中,有“南乡之市”、“中乡之市”等戮记。在传世的陶文中也有“南乡之市”的记录。又《居延汉简》第139·13简云:“五月甲戍,居延都尉德库丞登兼行丞事,下库城仓用者书到令、长、丞侯尉,明白大扁书乡市、里门、亭显见处。”这简文中的“乡市”,同样是指乡之集市或市场。里市:里是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统属于乡。里也各有名号。如《居延汉简甲乙篇》在列举戍卒的籍贯和住地时记有利里(8·7)、平陵里(10·37)、盛昌里(11·2)、成汉里(13·7)

6、、市阳里(14·13)、南安里(19·39)、业阳里(19·40)、本固里(19·41)等等,全国各地里的名称繁多。当时里中有市,叫“里市”。如陈直先生在《关中秦汉陶录》中,收有“槐里市久”的陶壶。据考,“久”为酒的省文,“槐”是里名。所谓槐里市酒,即槐里集市上所卖的酒。这是“里市”存在的一件珍贵物证。再者,与“里”相关的还有“聚”。《说文》曰:“聚,会也,邑落曰聚”。张守节《正义》曰:“聚,谓村落也。”汉代的“聚”不少。据《汉书·地理志》所记的“聚”,有刘聚、彭泽聚、秦聚、直聚、永聚等16处以上。《后汉书·郡国志》所

7、记的“聚”,有唐聚、上程聚、士乡聚、褚氏聚、曲遇聚、阳人聚、桃江聚等等55处之多,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聚”多为自然村,一村一聚,往往就是一个“里”,大“聚”有时与里重合。聚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只是自然意义上的居民单位。但聚中往往有市。如王褒《僮约》有“担荷往来市聚”之谓。又长安西郊的细柳聚有市,称为“柳市”,这皆为里市存在的例证。亭市:这里专指“乡亭”所形成的市。“乡亭”与“都亭”、“市亭”有别。“乡亭”一词,汉籍常见。如《汉书·循吏传》谓:南阳太守召信臣,“好为民兴利,躬耕劝农,出入阡陌,止舍乡亭”。《汉书

8、·鲍宣传》曰:鲍宣“迁豫州牧岁余,丞相司直郭钦奏宣……行部乘传去法驾,驾一马,舍宿乡亭。”又《后汉书·循吏传》谓:王景为庐江太守,“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田倍多……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在汉代,乡亭有市,这也有史可证。如《隶释》卷二《郩阮君神祠碑》:“漂没田畴,寖败亭市”。又《金石萃编》卷十三《史晨餮孔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