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

ID:2606901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_第1页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_第2页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_第3页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_第4页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 物理学是研究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原子核和粒子运动在内的物质运动最基本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L.转化的一门基础学科。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加深和延展,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中学与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是按照物质运动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展开,大学物理还涉及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一些新兴学科。 本文以2007年4月第2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高中物理教材)和2010年8月第1版

2、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物理》教材(以下简称大学物理教材)为例,对中学物理教材与大学物理教材中的热学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知识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教育部颁发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以下简称要求)中对热学提出了A20条、B8条,建议学时数40学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是选修3-3。下面将具体比较新课标与要求以及高中物理教材与大学物理教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中学物理课程与大学物理课程中热学部分的衔接以及衔接的措施。  1 教材的区分  中学物理教材大都是一些基本常识

3、,属于科普性的,理论上不够深入,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不是很多,即使用到也是在数学课堂上已经学过的较浅显的。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大都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且配有较多的插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材力求形象活泼;每节内容大都配有插图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强化和理解所学内容;另外,老师还会跟班辅导、答疑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但会提高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还会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相比中学物理教材来说,大学物理教材注重理论上的阐述、推理、论证;大学物理内容多、学时少,课堂的信息量大,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上课形式也主要是以教师

4、讲解为主,且侧重物理思维、要领的运用,学生要理解所学内容,必须要在课后花费很多时间自修。  2 新课标和要求下的热学部分知识点的异同与衔接  热学是研究有关物质的热运动以及与热相联系的各种规律的科学。它与力学、电磁学以及光学一起共同被称为经典物理四大柱石。热学可以说是普通物理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的一个转折点。热学主要是研究热现象,其研究的主要是平衡体系,一种大量的微观粒子参与的行为。热学中的基础就是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其次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力学系统的表述,另外还有输运现象、麦克斯韦速度(速率)分布、克劳修斯不等式等重要的知识,分别

5、涵盖在各个章节中。因此,在大学热学教学中寻找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知识点显得非常重要。大、中学物理热学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知识点的衔接点与差别点如表1和表2所示。  3 做好衔接教学的建议  热学部分在中学新课程中属于选修3-3,大部分学校在选修3系列中,根据高考选修规则,将选修3-1、3-2和3-4、3-5这四部分作为学习内容,而将选修33舍弃,这样操作一方面是高考对选修内容设选作题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选修3-3全部为热学内容,将其舍弃比较整齐,而其他内容都要或多或少涉及到力学、电磁学知识,若舍弃,则其系列的内容无法完整学习,不利于高

6、考选作题得分。因此,大学物理课堂上的新生可能对热学内容一无所知,这需要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来说,主要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从基础知识的衔接出发  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在教学内容上将之前认为.L.基础的内容作较细致的讲解,把原来属于中学的内容,通过知识脉络过渡到大学的主要内容上,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另外,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不断完善也会为教学内容的调整找到可依托的载体。以对高中热学知识的补充为主要目的,能够为学生学习大学热学做好铺垫。  3.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学部分有的知识比较抽象,为了把某些抽象

7、的东西能给学生介绍清楚,把计算机应用于物理课件方面的制作是非常必要的,从大学物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大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制作使用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既具有普通教案的文字内容、公式、简图,还可以插入平时讲课在黑板上较难描绘的复杂图像和表格等。还包含声音和动画等多媒体效果,这样可以将微观物理过程以及靠板书讲解难于讲清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还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多媒体教学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视听并用,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媒体把许多微观物理过程、抽象难懂的物理规律及许多静态的演示实验变成了细致逼真的

8、动态演示过程,扩大了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增强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拓展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另外,电子教案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有利于提高信息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