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_近代物理部分_2_

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_近代物理部分_2_

ID:34402969

大小:346.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_近代物理部分_2__第1页
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_近代物理部分_2__第2页
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_近代物理部分_2_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_近代物理部分_2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NO.07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创新教育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①——近代物理部分(2)康缈1郑海务1王志刚2任凤竹1张伟风1尹国盛1(1.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山东泰安271000)摘要:本文首先比较了教育部制订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中关于近代物理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然后,以2007年4月第2版

2、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和2010年8月第1版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物理》为例,分析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大学物理教材在近代物理知识编写上的异同.最后,深入分析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近代物理内容衔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衔接的建议,希望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近代物理教学改革衔接中图分类号:O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126-031引言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大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空间科学和公近代物理是物理学的近代发展,从

3、19学物理相比于中学物理,教材内容虽有部分共健康的应用等“科学、技术、社会”(STS)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形成,其中量子力重复,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方面的话题。从物理“层次”上近代物理可学和相对论是近代物理的主旋律,它们导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不尽相同。而且大学教分为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含固体)、原子致物理学在观念和思想上的变革,并分别育与中学教育的对象分属不同成长阶段的物理(含分子)、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而相渗透到微观和高能的各个领域且获得了广青少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心对论和量子理论贯穿其中。本文主要讨论泛的应用和验证。近代物

4、理学推动了信息理和方法也有较大区别。所以,做好大学物近代物理中固体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及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教学,使学生尽快地从天体物理的内容,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是大学物基础的衔接研究将发表在《物理与工程》。人类社会的变化[1],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理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近年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的影响。来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大学物理课程是所有高等院校理工科为此,本文以2007年4

5、月第2版的人民教中有分子与固体、核物理与粒子物理以及非物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育出版社出版的的《物理》(普通高中课程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等近代物理内容。高中修基础课,着重讲述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高中物理教材)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与此理学处理疑难问题的各种理论方法以及它和2010年8月第1版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相关的部分有选修2-3(二)原子结构与核在解决各种不同性质实际问题的作用[2]。大的《大学物理》(以下简称大学物理教材)为技术、选修3-3(二)固体、液体与气体以及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例,

6、对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中近代物理内选修3-5(三)原子核。高中物理教材与之相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容的衔接知识点进行探讨和分析.从教材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选修2-3(第5章,第6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编写来看,不论是大学物理还是中学物章)、3-3(第九章)和3-5(第十九章),而大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理都比较重视近现代物理的内容.大学物物理教材与近代物理相关的内容主要体现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3]。而高中物理课程理新增了现代科学与高新技术物理专题章在第23、24和25章.接下来,我们详细比较使学生学习基本

7、的物理知识与技能,旨在进节,而中学物理的教材编写也涉及到粒子“新课标”和“要求”以及高中物理教材和大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物理、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学物理教材的共同和差异之处,在此基础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光物理等近现代物理技术,穿插物理学在上分析和探讨加强中学物理课程和大学物理课程中近代物理部分衔接的措施。表12-3(二)与3-5(三)内容标准2分子与固体的教学衔接2.1“新课标”和“要求”的比较在分子与固体部分,“新课标”中相关知识出现在选修模块3-3(二)固体、液体与气体中。内容标准为:(1)了解固体的

8、微观结构.会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2)了解材料科学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