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修复

土壤污染与修复

ID:26069717

大小:1.23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1-24

土壤污染与修复_第1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_第2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_第3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_第4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污染与修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水环境污染现状2、水体修复的概念和原则3、水体修复的分类4、水体修复技术5、水体修复中若干常见问题的探讨回顾下篇:生物修复与生态工程三、土壤污染与修复1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2污染土壤修复的现场调查与评价3污染土壤修复的可处理性研究4污染土壤典型修复技术及原理1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1.1土壤污染的定义1.2土壤污染的特点1.3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1.4土壤污染的类型1.5土壤污染的危害1.1土壤污染的定义“绝对性”定义:由人类的活动向土壤添加有害化合物,此时土壤即受到了污染。这个定义的关键是存在有可鉴别的人为添加污染物。“相对性

2、”定义:以特定的参照数据来加以判断,如以背景值加两倍标准差为临界值,若超过这一数值,即认为该土壤为某元素所污染。“综合性”定义:不但要看含量的增加,还要看后果,即加入土壤的物质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1.1污染土壤的定义三种定义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土壤中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时即构成了污染。所以,土壤污染就是指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或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1.2土壤污染的特点(1)隐蔽性或潜伏性: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比较直观,严重

3、时通过人的感官即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往往要通过农作物包括粮食、蔬菜、水果或牧草以及摄食的人或动物的健康状况才能反映出来,从遭受污染到产生恶果有一个相当长的逐步积累过程,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日本的第二公害病——痛痛病60年代发生于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直至70年代才基本证实是镉污染土壤所生产的“镉米”所致。(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后极难恢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降解时间,例如1966年冬至1977年春,沈阳—抚顺污水灌区发生的石油、酚类以及后来张土灌区的镉污染,造成

4、大面积的土壤毒化、水稻矮化、稻米异味,含镉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包括施用改良剂、深翻、清灌、客土、选择品种等各种措施,才逐步恢复其部分生产力,付出了大量的劳力和代价。1.2土壤污染的特点(3)后果的严重性: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或潜伏性、以及它的不可逆性或长期性,因而往往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的健康。研究表明,土壤和粮食的污染与一些地区居民肝肿大之间有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污灌引起的污染越严重,人群的肝肿大串越高。土壤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后者是土壤污染研究和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对象,而在这些污染源中,

5、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按照所划分的土壤污染源可分为污水灌溉、固体废物的利用、农药和化肥、大气沉降物等。1.3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1.3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大气沉降(土壤酸化、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等)污水排灌(重金属、多环芳烃等)化肥农药施用(硝酸盐、PCB、DDT等)固体废物堆放处置(各种污染物)工业生产(石油、多环芳烃和重金属污染等)交通运输(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全球物质循环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土壤污染的类型目前并无严格的划分,如从污染物的属性来考虑,一般可分为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

6、生物污染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1)有机物污染:石油、有机农药等;(2)无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3)生物污染:细菌、真菌等;(4)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核素等。1.4土壤污染的类型(1)影响人体和生物健康:土壤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2)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植物可从污染土壤中吸收污染物,从而引起代谢失调,生长发育受阻或导致遗传变异。(3)影响生态系统安全: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1.5土壤污染的危害2污染土壤修复现场的调查与评价开展生物修复之前需要对修复现场进行调查评价,确定生物修复的适应性。主要指标包

7、括: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现场的微生物活性;现场的水力条件;现场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和水的特性;养分的有效性等。现场评估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获得足够的数据,便于工程设计。2.1现场调查(1)污染物的性质;(2)污染物的浓度与分布;(3)地下水的水文概况;(4)地质概况。了解现场特性的目的一是收集使土壤修复过程最优化的信息,二是收集控制环境条件使之维持最佳条件的信息。因此,第一阶段是收集有关修复原理的数据,第二阶段是收集有关工程设计和过程控制等数据。2.2生物过程评价(1)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和能源;(2)可利用的受体和氧化还原条

8、件;(3)现有的微生物活性和可能的毒性;(4)营养物的有效性;(5)现场环境条件。2.3原位修复评价(1)了解污染物的类型和所在位置;(2)了解亚表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3)污染区的水文隔离;(4)最低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