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

ID:26070295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_第1页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_第2页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_第3页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_第4页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  [摘 要]情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德育素有重知轻情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主张将情感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于: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素质,促进德育理论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提高,能够在高校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和道德形成环境,帮助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业缘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校德育;情感教育;大学生;价值   

2、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注重道德认知因素对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轻视情感因素对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二是重视道德认知对于道德情感的影响、轻视道德情感对于道德认知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德育的失衡、削弱了德育的实效。其实,情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时,常常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因为人不是漫无目的地去认识事物,而总是带着自己的一定需要:当事物符合自己需要时,就表现出肯定态度;反之,当事物不符合自己需要时,则

3、表现出否定态度。情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态度体验,在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如下功能:(1)动力功能和强化功能。情感的动力功能指的是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感的强化功能指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效能。(2)调节功能。这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3)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前者指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号传递的效能;后者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4)迁移功能和疏导功能。情感的迁移功能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情感的疏导功能指情感能提

4、高或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的效能。(5)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情感的保健功能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情感的协调功能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促进或阻碍人际关系的效能。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A.H鲁克所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人全部生活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中去。”[1](P21)情感教育即是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

5、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因此,情感教育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本文所论及的正是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一、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    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德育学科,毫无疑问地应当关注人的情感。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重视人的情感、并把情感发展纳入德育的目标;二是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改善和提高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情感健康。人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情感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健康教育就是要预防或消除学生的不良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良

6、好的情感健康习惯的过程。情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消除不健康的情感、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地表达情感、适当调控情感、适度宣泄情感以及增强情感的免疫力或适应能力等等。情感教育可以广泛渗透于一切学科的教育之中,本文探讨的是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人的情感种类繁多。德育中所关注、研究的是人的社会性情感的产生、发展和活动规律。那么,什么是社会性情感呢?从个人情感体验中所反映的内容看,社会性情感指的是超越个人需要、欲望、爱好等因素而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或社会生活等因素产生的情感体验。由于这种情感超越了狭隘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范畴,超越了单纯的个人

7、需要,表现出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责任和理解,因而被视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个方面。  所谓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它同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道德标准相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道德认识一道德情感一道德信念一道德行为一道德习惯一道德品质。道德情感的形成是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道德认识的逐步提高,只有在实践中与道德情感反复结合,才

8、能逐步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形成道德品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效果不如人意,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对道德情感的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道德感教育以人对他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