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ID:26076582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4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_第1页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_第2页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_第3页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_第4页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如何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什么是职业?《现代汉语词典》:是指人们从事某种社会活动谋求个人生活的工作。《劳动人事大辞典》: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现代职业特征:  1、职业知识:结构与过程。结构:知识是经验、价值及文字化的信息;过程:知识是创造与建构。  2、职业能力:基础与核心  (1)基础能力  (2)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综合体现,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2、实践能力。  3、职业品质:信念与道德  首先是以“人”的概念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优秀的职员必须同时也是一个“大写”的人。在品质上应具备以下条件:  (1)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和追求真理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望、兴趣以及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一个有理智感的人,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  (2)道德感:是根据组织的行为规范,在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合乎道德标准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够体现强烈责任心,并密切与他人的关系。  4、职业心态:积极而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个性与成就的关系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

3、同样都是高智商的人,有的成绩卓著,有的一无所成,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个性差异。因此,必须拥有健康的职业心态,以下四种心理特征尤其具有代表性:  (1)自知和自信:自知,即自知之明。一个聪明的人往往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职业生涯中善于扬长避短,善于决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这样就能帮助自己走上成功之路。自信就是始终对自己抱有足够的信心,保持旺盛的勇气。缺乏自信,不敢行动的人,往往都有许多“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此安慰自己,求得心理平衡。  (2)意志和胆识:意志坚强、富有胆识的人,能超越世俗,战胜自我,善于在工作中抓住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因素,敢于面对权威的挑战,敢

4、于承受舆论的压力,达到一种非常有益的“心理自由”境界。  (3)宽容和忍耐:宽容主要表现在对人上,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有过错误的人或反对过自己的人要宽容,一是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不嫉妒。忍耐则更多地表现在对事上,对条件、局势、时间的承受能力上。  (4)开放和追求:一个成功者必须要心态开放和追求卓越,只有开放的心态才能在日益膨胀的信息时代持续进取,保持创新的活力。在与同行业、不同行业的信息交流中,完善自我。只有追求卓越,才能使自己不断发展,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什么是生涯规划?  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命成长历程。人的生涯发展,既是一

5、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生命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舒伯的定义(1976)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专家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他所有的教育背景、工作情况,甚至家庭,还有他的生活角色,各种经验的整合。  生涯规划是指能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确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避免人生的陷阱,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快乐。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教师在自我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尝试地去统合各

6、种生活、工作、学习经验,并特别透过学习、工作、生活的认同来实践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职业人生。  二、教师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应具有哪些知识基础?  (一)学习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开发计划、人员激励计划。  (二)确立现代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思维是指人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形成概念,并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及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思维方式则是指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在创新求发展的年代,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可以用全

7、新的观点提问题、看事物;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多样化世界提出的各种挑战性问题;更有效地促进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2、传统的“机械论”思维方式  16世纪后以笛卡尔为代表,其哲学基础是要素还原主义,基本假设包括三个方面:所有的事物可以分解还原成要素,并且要素可以由其他事物替换;所有的要素加到一起,便可得到事物的整体;如果解决了各个要素的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整体的问题。  笛卡尔思维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确认问题;收集、分析数据;确定“毛病”出在哪里;将出了“毛病”的要素替换或除去。  20世纪80年代笛卡尔思维出现了碰壁,由于将问题细分为许多小部分,致使获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