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ID:2607834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_第1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_第2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_第3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_第4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文献质量的系统评价朱立鸣,段永强,梁玉杰【关键词】慢性咽炎;中医药;文献研究;系统评价在城市居民中慢性咽炎发病率约占咽喉疾病的10%~20%[1],其病程长,症状顽固,容易复发,不易治愈。一直以来,中药成为治疗慢性咽炎的主要手段,相关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但要指出的是,许多临床研究规范性较差,在方法学上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EvidenBasedMedicine,EBM)上的系统分析方法,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文献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以较全面准确的掌握该研究的现状、疗效真实度及可应用性,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

2、供指导决策。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文献检索采用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KI)资料,纳入2000-2005年发表在国内各医学期刊上的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两库各检出题录102条和158条,进行合并剔除重复题录共得到文献237条;初步筛选剔除慢性咽炎合并症、非中医治疗、综述、经验总结、摘要、理论探讨等部分,共纳入文献题录154条,实际获得原文142篇,资料占有率92%。进一步分析纳入题录文献,再次剔除文摘/短文、非中药疗法为主研究、病例数小于30例的研究、疑为一稿多用以及生活保健用药等

3、文献,得到研究文献43篇作为分析素材。  1.2评价内容   对每篇纳入文献的科研设计方案、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中医的辨证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研究对象样本含量及估算方法、对照情况、随机情况、盲法运用情况、各组基线的可比性检验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等9个方面进行评价。  1.3评价方法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的原则和方法,由2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和接受过DME及EBM培训的专家进行独立评阅,若遇分歧则由两人共同分析讨论,求得一致意见。评阅结果表明,意见一致率为93%,Kappa值为0.7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Info6.04系统EPITABLE模块计算

4、Kappa值,加权Kappa值按公式手工进行。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临床研究40篇,临床加实验(动物实验)研究2篇,动物实验1篇。其中有实验室指标的2篇,占5%;研究单位为省市级及以上的35篇,占81%,县区级及以下的8篇,占19%;未见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的报道(其中1篇为3家单位共同研究),23%(10篇)的研究文献无  2.5.5盲法运用  全部文献未采用盲法研究。  2.5.6处理因素  治疗组中单纯中药治疗的38篇(88%),其中用中药雾化3篇(8%),以局部用药(如含片、漱咽等)为主的2篇(5%),采用中成药的15篇(40%),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1

5、8篇(47%);中西药结合治疗的4篇(9%);配合其它治疗的1篇(2%)。  2.5.7统计学方法  共有38篇(88%)文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中17篇(45%)文献只给出了P值;21篇(55%)文献描述了具体方法,所用的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Ridit分析和秩和检验等,但对数据的描述、分析过少(如数据类型、分布类型、是否方差齐等)。全部文献未能判断统计方法的正确与否。大部分文献21篇(55%)给出了统计所需的原始数据,但只有7篇(33%)的研究给出了检验统计量值。  3讨论  3.1诊断和辨证标准  诊断标准对于临床治疗研究已经为大多数研究人员所重视,本项评

6、价结果也显示63%的文献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依据,且大部分(81%)采用了国家级学会制订的标准。但纳入文献的37%仍忽视了诊断标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而未作说明。一个临床研究项目要体现公正的结果,必须按统一的诊断标准选择所研究的对象,否则就无法保证研究内容的真实有效性。另外,有诊断标准依据的文献中有56%未列出标准的具体项目,造成其是否真正采用标准的怀疑性。  3.2纳入和排除标准  在采用诊断标准的同时,由于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如证型、合并症、并发症、干预措施导致的差异等因素,可以影响到研究结果。因此,在筛选研究对象时制定详细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将非研究干预因素降低到最低

7、影响程度是非常必要的。本评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文献(88%)未制订此项标准,使得其研究精确程度大为降低。  3.3关于实验室指标问题  从结果看,研究文献中有实验室指标的只有2篇,且均为动物实验中的检测项目。我们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有二,一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实验研究多采用非特异性指标,以致在临床运用中无法准确反映疾病的机制而不为采用;二是慢性咽炎为喉科常见病种,一般不会造成近期严重后果而不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最近有人从胃电图分析探索小儿慢性咽炎因素,显示两者密切相关[2],值得借鉴。如何进一步采用实验室指标,以提高慢性咽炎临床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今后亟待解决

8、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