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ID:26078590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_第1页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_第2页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_第3页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_第4页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课教学任务设计原则效果评价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一般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差生,有的还是令人头痛的“双差生”,这些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学习倦怠、缺乏兴趣,学习被动、懒于思考,学习呆板、忽视创新。面对这样的群体,作为一名中职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职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学科特点,研究适合

2、的教学教法,帮助中职学生克服其学习心理问题,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基础课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动手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是一种符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通

3、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启发、引导和交流。    (二)任务驱动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1.使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某个具体任务进行。比如教学中,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艺术字、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要讲的内容设计成“电子板报”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电子板报”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演示备课时做好的电子板报,

4、告诉学生哪部分是艺术字,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选图形,让学生对艺术字、文本框等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讲如何插入、修饰美化等具体操作方法。这样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学得快、记得牢,不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如。  2.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性很强,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的教学,是将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蕴涵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

5、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次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或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或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完全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由于教师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操作,很多功能不再是

6、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容易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布置任务后,教师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学生的作品也就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自由发挥。实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    (三)任务的设计原则    “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影响到

7、教学的成败。因此,“任务”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实用性和趣味性:设计任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趣味性往往来自于实用性,因此设计任务时要以实用性为重点。  2.难易适度性和层次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任务的难度应具有层次性。注意把新知识点的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把前面任务的知识点综合到后面的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会因为新知识点突然增多,而对完成任务失去信心与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新任务时,

8、对前面任务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和综合。  3.开放性与挑战性: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教师在明确任务的前提和提供完成任务必需的条件外,最好不要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在一章讲完后,可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将本章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老师只对涉及的知识点做出要求,至于学生如何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