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

ID:26082465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4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_第1页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_第2页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_第3页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_第4页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战后欧洲史》:欧洲原来如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雷丁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做访问学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客座教授。长期研究语言哲学,现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和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发表《“哥白尼式”的革命》、《罗素》、《形形色色的造反》、《精神生成语言》、《告别20世纪》、《自由的言说》、《直面历史》、《蓦然回首》、《不懈的精神追求》等著作。    我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白内障导致双目接近失明,从外语教师的职务上退休

2、,命令我每天给他念报纸,专读国际新闻。因此,什么“西德复活军国主义”、“美、英、法、苏四大国首脑最高级会晤”等消息于我十分熟稔,足以在同龄小伙伴中掌握话语权。“文化大革命”时“天下大乱”,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阅读监管系统也随之瓦解,我在大看内部书籍之余,发现以前引以自傲的国际知识不过是冷战宣传的一面之词,于是开始了清理和重建外部世界知识之旅。    前不久读了托尼·朱特的《战后欧洲史》,第一感觉是:了解历史真实是一个相当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且不说我这代人以前关于上世纪50年代柏林危机、波兰匈牙利事件的知识要么是完全错误的

3、,要么是片面和歪曲了的,即使是对于刚发生不久的苏联东欧剧变、科索沃战争等等,得到的信息也是非常不客观、不全面的。    托尼·朱特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战后欧洲史》是一部重要的、享誉学术界的巨著,它能给予读者的,不仅是清除谬误的知识,而且还有对于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甚至人性本身的严肃思考。    忏悔其实很难    中国人对于忏悔这个话题有特别的兴趣:对外,有日本是否对曾经侵略中国表示忏悔的问题;对内,有“文化大革命”中充当打手、告密者的人是否对受害者认错忏悔的问题;更特别的是,德国总理勃兰特和科尔向犹太受

4、害者纪念碑下跪的震撼人心的举动与日本人的顽固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对有着深刻反思习惯的德意志民族充满好感。    抱持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人与人是大不一样的,民族之间如此,同一个民族之内的不同人之间也如此,要一个民族对自己的罪行或过错忏悔其实异常困难,《战后欧洲史》记载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    美国人在自己的占领区启动了再教育和“去纳粹化”计划,以便在德国的公共生活中彻底铲除纳粹的基础,播下民主和自由的种子。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要求德国人在领取配给证之前先去观看关于达豪集中营和布痕瓦

5、尔德集中营的记录片。一位德国作家记述说:“在放映机的忽明忽暗的光亮下,我看到从电影一开始放映,大多数人就将脸背过去,就那样直到放映结束。如今我在想,这些转过去的脸就是当时千百万人的态度……他们对被什么事情触动和‘了解你自己’都不感兴趣。”托尼·朱特说,那些德国人并不知道自己和他们的领导人做了些什么,只知道自己在战后的种种困难———食物短缺、住房短缺,等等———而不知道在被他们占领过的地方,那些受害者的苦难。他们实际倾向于将自己看成受害者,所以认为审判也好,对纳粹行为的愤怒也好,都是胜利的同盟国对一个已被废除的政权的报复

6、。    “去纳粹化”运动即使不能说是失败,至少也是收效甚微,为了战后的恢复重建,大量曾经是纳粹的教师、市政建设技术人员、公共卫生专家、法官、检查官、外交官、财政管理官员恢复了过去的工作。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纽伦堡审判是不公正的,同样比例的人认为纳粹时代对犹太人的做法其实有理由,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对希特勒抱有好感。    托尼·朱特指出,在西德,从总理阿登纳到一般民众,很多人相信为了战后的重建,应该将过去忘掉,他们坚信,欧洲战后令人惊讶的复苏得力于集体失忆症。这使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立即出现的口号“淡化过去

7、,面向未来”,但托尼·朱特断言,很多被抛掷脑后的事情将会以各种令人不愉快的方式被再度提起,“德国惟有正确评价、真正反思罪行累累的纳粹历史,完成一次长达60年的否认、教育、争论和共识的轮回之后,才可能开始与那段历史共处,不再为此牵挂烦恼。”当他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目光展望即将到来的欧洲的未来时,他说:“意欲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欧洲人的那些人,在21世纪来临之际,首先必须背起一个新的、更加沉重的历史包袱……对‘大屠杀’的承认,是我们进入当代欧洲的门票。”我认为《战后欧洲史》作者树立的这个标准,对于希望中国的价值得到世界承认,中国的

8、成就能够成为“模式”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和警示意义。    西欧的重建、复兴和一体化    战后欧洲满目疮痍,许多世界闻名的都市变成一片瓦砾。西欧重建和复兴成功的关键是,它选择或者恢复了议会民主制,各党各派愿意妥协,并在社会和经济改革方面有共识,不言而喻,基本经济构架是市场经济。西德的民主制当然是英美强加的,而在法国、意大利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