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

ID:26085518

大小:3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_第1页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_第2页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_第3页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_第4页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辛西娅会不会变成怪兽(组图)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辛西娅会不会变成怪兽(组图)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辛西娅会不会变成怪兽(组图)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辛西娅会不会变成怪兽(组图)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辛西娅会不会变成怪兽(组图)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辛西娅会不会变成怪兽(组图)   “人造生命”过程图示制图/方毅夫  克雷格·文特尔:生物学界的“坏小子”他得到“坏小子”的恶名是因为他离开了政府资助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不过,他在完成了人类基

2、因组草案之后,同意与为公共资助计划效力的科学家共同分享。时代杂志在2000年7月将文特尔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代表佛兰西斯·柯林斯同时选为封面人物,又在2007年将他选进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它能定制成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或者定制成某种细菌生产燃油或消解毒性废物  也能引发物种失控或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如何控制这比原子弹更厉害的发明引发担忧  20日,美国一研究小组报告称合成了一个人工基因组,这预示着人类探索人造生命迈出重要一步。但更多人则担心此研究成果会被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造成恐怖威胁,甚至

3、“颠覆人类生命本质”。  奥巴马已致信要求评估其风险。外国评论认为,此技术应用广泛,但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各国应保持理性,加强管制相关技术。  什么是“人造生命”  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  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说,科学家经过15年反复实验,耗资4000万美元,制造出了“人造生命”。  “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领导研究的克雷格·文特尔说,“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物种。”  项目的负责人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Synthia,直译为人工合成,此处意为“人造儿”)

4、。  基因由  108万对“字母”组成  据媒体报道,这一技术是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研究完成的,他们在实验中制造出世界首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人造生命”。  报道指出,这个研究团队重塑“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ycoplasmamycoides)这种微生物的DNA,并将新DNA片段“黏”在一起,植入另一种山羊支原体中。新生命1个月前诞生,这种微生物由蓝色细胞组成,能够生长、繁殖,细胞分裂了逾10亿次,产生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而人类DNA图谱上共有约2万

5、个基因。  研究员建构的染色体中的基因,由108万对“字母”组成,研究员并在合成基因上留下“水印”,包括46名科学家和研究员的名字、研究所的网址,以及爱尔兰作家JamesJoyce的名句“生存、犯错、倒下、战胜,用生命创造生命”。  价值可能超万亿美元  文特尔表示:“‘辛西娅’其实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项目组其他成员表示,这仅仅是一个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来他们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有机物。此外,未来科学家还可以制造出能够产出石油或专以二氧化碳为食的环境友好型“

6、人造生命”。文特尔自信地说,“人造生命”将成为非常强大有用的生物学工具。  文特尔已与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达成协议,要创造出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把其转化成能源的藻类。他认为这一创新的价值将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  惊动总统  奥巴马要求评估技术、伦理风险  克雷格·文特尔的这次“人造生命”的成功,也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注意。他当天致信负责生物伦理问题研究的一个总统委员会的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埃米·古特曼,要求委员会评估这类研究在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影响。  奥巴马在致信古特曼时也表示,需要确

7、定这类技术的合适伦理界限,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争议  “人造生命”可能制造生物武器  对于这项成果,科学界反应不一,有些科学家评价颇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心情复杂,态度审慎。  事实上,近年来,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但它们引发的伦理和道德之争从未止息。  支持者:可用于生产燃油或消解毒性废物  “人造生命”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研究人员希望借此更好地了解驱动所有生命的基础机制,并利用基因工程制造某些种类的细菌,用于生产燃油或消解毒性废物等。  国拉特格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

8、理查德·埃布赖特说:“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带有预定特性的细胞。”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主任戴维·马格努斯甚至认为,这项研究可能开启基因工程新纪元。  反对者:破坏生命的基本信念  美国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吉姆·柯林斯则反驳说:“这项成果破坏了我们有关生命属性的基本信念,而这种信念对我们如何看待(人类)自己、如何看待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都非常重要。”  还有一些人担心这项技术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