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

ID:26096144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_第4页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研究进展兰清秀,卢政辉,柯斌榕,廖剑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州350014)摘要:秸秆栽培食用菌是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体现之一。笔者归纳了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的栽培管理、发酵技术和多级循环模式研究现状。秸秆经多级循环有效利用,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了菇农的创收途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回报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确实可行的新途径。剖析了当前秸秆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秸秆的创新利用技术是规划整个秸秆菌业循环开发系统的关键,从而建立秸秆资源的高效环保综合利用新模式,为秸秆菌业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jyqkentCy

2、cleAboutStrayofAgriculturalSciences,Fuzhou350014,Fujian,China)Abstract:Farmlandstraportantexemplificationforagriculturalcirculareconomy.Theauthorsummarizedtheresearchadvancesofstraentaboutcultivationmanagement,fermentationtechnologyandmultistagecirculationpattern.Straultistagecirculationeffectively,

3、improvedagricul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creasedtheineofpeasantetime,reducedproductioncosts,improvedeconomicreturns,providedareallyneodernizationandneainproblemsaboutthedevelopmentofstratheofstraent,inordertoestablishaneodeentalprotectionofprehensiveutilizationofstra2以上,具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14-15]。闫永亮[12]

4、发现用生姜秸秆栽培平菇,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宋建华等[17]用鸡腿菇栽培废料来种植春莴苣,栽培出春莴苣的直径、整齐度等比传统土杂肥种植的春莴苣好。国内对以秸秆为基质栽培食用菌的育种、栽培工艺、管理技术、菇房布局、菌种制作和食品安全的危害因子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等均有研究,这为秸秆栽培食用菌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中国秸秆菌业工厂化栽培技术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在各栽培阶段,管理上需要加深研究力度,同时还要加快秸秆菌业体系相关环节的建设步伐,从而使农田秸秆菌业的各环节紧密相扣,互相促进。1.2秸秆发酵技术栽培木生菌时,需利用木质素含量高的秸秆,首先对这些秸秆进行破碎撕裂,后进行简单发酵,目的是以水为载体,利

5、用微生物的活动将秸秆碎片进行软化和初步分解。但在栽培双孢蘑菇等草生菌时,秸秆需要进行一系列较严格的堆制发酵,堆制发酵一般包括一次发酵及二次发酵2个阶段。1978年前,国内双孢蘑菇栽培料只进行一次发酵,发酵周期约为25~28天,那时病虫害为害严重、单产量低;1978年,张树庭教授引进了双孢蘑菇培养料的二次发酵工艺,单产提高了50%左右;1985年,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推广其节能型二次发酵技术,单产又提高了30%~50%;从2000年起,中国陆续开展了隧道式一次发酵及二次发酵技术研究和推广,其目的是创造出适宜的发酵条件,制造出优良均匀的培养料,达到提高产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证食用菌品质的目的。但

6、目前,国内隧道式发酵控制技术及其设施的研究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若对该技术从国外进行纯粹的引进耗资巨大。因而,还应加强草生菌培养料堆制发酵技术方面的研究,推广部分成功的引进、吸收和转化的途径,研发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18-20]。不同食用菌品种因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对秸秆发酵的腐熟程度和营养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每个食用菌品种或菌株,都应研究一套相对应的秸秆发酵技术工艺。即使是同一食用菌品种,因为秸秆种类的变化,其相对应的发酵工艺也应根据秸秆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进行调整。秸秆用于食用菌栽培时应根据其具体的材料性质、品种特性、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有机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开发

7、循环利用效果。2秸秆菌业多级循环模式开发研究秸秆菌业循环的目标是以秸秆循环栽培食用菌为核心,以农业秸秆资源的多级循环高效利用为技术模式,实现农业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及高效利用。国内目前秸秆栽培食用菌多级循环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2.1秸秆→食用菌→菌渣循环栽培→种植业该模式的初级循环是以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将其菌渣再利用栽培其他食用菌,实现培养料双次利用的循环模式,产生的二级菌渣用作有机缓效肥,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