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

ID:2611185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_第1页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_第2页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_第3页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_第4页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黄乐,王冠中,付昌义(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江苏南京211816)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置身于各类新媒介信息包围之中,而大学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攻坚时期,积极应对媒介、科学使用媒介、理性思辨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媒介素养。本文以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为切入点,探讨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信息DOI:10.16083/j.ki.22-1296/g4

2、.2015.05.009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1671—1580(2015)05—0019—02课题: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1SJB880090)研究成果之一,2013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课题编号:SZYB2013011)。收稿日期:2014—11—28简介:黄乐(1985—),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冠中(1984—),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3、思想政治教育。付昌义(1981—),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一、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作为新媒体标志的网络和通信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取信息、对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也日益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当前鱼龙混杂的新媒体语境与媒介信息格局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使他们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困境(一)过分依赖媒介,缺乏现实交流,导致自我封

4、闭。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网络是学生接触的最主要的媒体,学生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传统四大媒体,网络媒体日益成为学生了解信息的首要选择。很多学生要了解信息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互联网,休闲娱乐成为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因此,其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烈。不少学生长期沉溺于应接不暇的虚拟情景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的同时,也越来越抗拒主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他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情感追求沉浸于形形色色的媒介内容中,容易对未来漠不关心,导致极端自我封闭、行为失衡,从而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缺

5、陷,严重阻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对媒介信息内容缺乏思辨。大学生群体对媒介信息的本质及属性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辨别和批判能力有限,特别是对消极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媒介中的各类信息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政治倾向性和价值倾向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甄别、检验和进行信息加工,而大学生群体由于生活阅历浅、社会知识缺乏,往往有较强的信息探知欲,却不懂得如何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和反馈,导致其对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影响的认识不够全面。(三)媒介道德规范认识淡薄

6、,自律意识薄弱。这种道德规范的模糊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知识产权、新闻出版、网络监管及跟踪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掌握得不够透彻,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的自律意识较为薄弱。[1]学生群体在遇到一些感兴趣的事件时,会因有相似的消费习惯和媒介接触习惯而产生共鸣,结成意见同盟,由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薄弱,加上舆论导向的不客观,很可能会对他们原本就十分脆弱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被蒙蔽甚至误导。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媒介信息的海洋中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其对消极负

7、面媒介信息的质疑力和免疫力,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2]三、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一)着力实施学校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基本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现代大学生既要能够从大众传媒上获取信息,又要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处理,以获得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结论。首先,应传授给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例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全校性公选课,从认知、审美、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递进渗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媒介环境,

8、掌握传播技巧,最终成为积极主动的媒介制作和传播者。其次,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善恶美丑和真假虚实信息的分辨能力以及迅速识别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最后,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水平。媒介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第一课堂传授,更多的在于品格的自我养成,应引导学生掌握媒介传播的伦理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将科学接触和运用媒介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打造“业务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