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

ID:26138837

大小:13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5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_第1页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_第2页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_第3页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_第4页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头脑风暴(一)[梁芷媚]企业管理2009-04-2617:36:03阅读4506评论4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不用审批的成本一位著名跨国公司的总裁抱怨说:“一个经理人的时间成本(包括任何费用),大约是每小时100美元,所以,如果一场会议长达两小时,并且有10个经理人参加,这场会议的成本便高达2000美元。即使身为总裁,如果我的支出达到2000美元——不管是买台设备还是商务旅行,都还得事先征求财务主管的同意,而经理人却常因一时兴起就开场成本2000美元的会。”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会议的成本如此昂贵,如果这个会议没有达成效果

2、,则造成的显性亏损和隐性亏损是巨大的,偏偏,这种亏损是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被原谅的!因为人们衡量成本、亏损,往往只是计算显性成本:是否花了钱?而时间成本是忽略不计的。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将时间成本计算在内,一个职业经理人在上班时间做自己的事,就算是贪污了。我们公司除了老总,没人喜欢开会!谈起开会,很多人都表示厌烦。1998年开始,我提供给企业机构的核心培训课程之一是《会议经营》,也就是教开会,被周围的人誉为“会议专家”。不少人告诉我:我们公司除了老总,没人喜欢开会!对会议的厌恶程度似乎与职级有关:职级越低,越讨厌开会。很多员工也许都曾经暗暗发毒誓

3、:等我做了老总,肯定不开这种劳什子会议!不过,真的等升到一定职级后,这位曾经发毒誓的人忽然变得很喜欢开会。而他的手下依旧在下面发同样的毒誓,如此循环不息。我告诉那些厌恶开会的人们:关键不是开会不好,而是不会开会不好。如果会议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会议能让人学到东西、得到启发、有所成长,那么再讨厌开会的人多半也会喜欢上开会的。曾经有一位上市公司总裁接受完我的培训后,很感慨地说:我们开了几十年的会,今天才知道我们根本就不会开会。两种会议我在《会议经营》的培训里主要教人们开好两种会议:任务导向会议,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属于非规律性的会议,俗称“头

4、脑风暴”;过程导向会议,属于报告、交流、批准某种内容或行动,也就是例会——公司例会、部门例会,月例会、周例会、日例会。例行性、规律化是提升会议效率的最好方法。至于这些会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待续。《提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头脑风暴:(二)[梁芷媚]企业管理2009-05-1109:23:10阅读3042评论4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背景资料在《最容易被忽略的亏损!》里,我谈到任务导向型会议,也就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召开的会议,属于非规律性,俗称“头脑风暴”。坊间有很多介绍头脑风暴会议的书,但大多数都将头脑风暴说成是发散性的、天马行空的会

5、议,仿佛只适合广告公司等创意性的行业。事实上,头脑风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会议,需要严谨的思维工具。1999年,我发表了一篇关于头脑风暴的文章,节选如下:一个企业就是一群“头脑”的组合,优秀的企业善于调动众多的“头脑”一起思考,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仅仅依靠某一个人的智慧的企业,其命运逃不出做不大或过早夭折的结局。调动众多员工一起思考,在组织内部发动起“头脑风暴”,是团队沟通行之有效的方法,持续性的“头脑风暴”习惯,带给组织的还有树立共同愿景、增强凝聚力的效果。“头脑风暴”的旋风来自头脑风暴会议,它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与会者的参与,从而找到解

6、决的方法。 大部分企业都曾经面临的困境在企业培训里,我喜欢用案例研讨,以下这个案例可能是很多企业都曾经面对过的困境——员工流失、业绩下滑、人心浮动:某公司业务部有10名业务员,最近业绩下滑,同时有4人因不同原因离职(其中一人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两人转行,一人生病)。公司对此迅速做出反应,新招了5名业务员,但业绩仍然下滑。请问:如果你是业务部经理,你将如何召开部门会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方案(该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均属正常)。老问题为何总得年年提当学员展示研讨结果时,大部分人都指出,企业之所以出这些问题,原因是凝聚力不够,团队精神不好,很多改善方

7、案都是增强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当我追问:怎么“增强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做什么?很多学员才觉得这些“改善措施”实际是没有多少可操作性的。很多会议之所以无效,老问题总是年年提,就是解决不了,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大家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比较虚,操作起来过于庞大,落不到实处。要学会界定问题另外,“凝聚力不够”、“团队精神不好”并不是问题,而是结果,是存在的现象,真正的问题是要追问“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凝聚力不够?”有一句老话:提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但是,什么叫“提对问题”?很多人理解为所提的问题与现实相符为之“对”。于是,企业里天天有

8、人提问题,都与现实相符,但问题却不见丁点解决。实际上,所谓“提对问题”首先是要学会界定问题,不要总是把现象、结果说成是问题。因此,我总是喜欢在那句老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