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ID:26145371

大小:1.0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4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第1页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第2页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第3页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第4页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人的血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1.请分辨出所展示的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分别描述一下它们的形态,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5种;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问题探讨显微镜的构造目镜镜筒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倾斜关节反光镜载物台转换器镜柱镜座显微镜的结构光学结构机械结构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反光镜物镜:带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平面:视野变暗凹面:视野变亮准焦螺旋:

2、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节视野亮度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是什么?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左侧,安上目镜和物镜。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转动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放置装片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低倍镜观察:(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侧面注视物镜)(2)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3)看到物象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高倍镜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2.如何使用高倍镜呢?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将要放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3、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一找,二移,三换,四调)转动反光镜或换用光圈,使视野明亮思考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2.为什么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先低后高1、由低倍镜

4、换高倍镜,视野会变暗,应先调亮2、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注意事项:◆显微镜的使用:1、成像:上下左右均颠倒,即是旋转180度做题小技巧: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例】【变式练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把载玻片往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A.甲B.乙C.丙D.丁√技巧点拨:装片移动原则是“同像移动”,即像在何方就向何处移装片。2、放大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变式:若该题中64个细胞排成一排,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个。【例】B16小结

5、: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1.放大倍数问题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注: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②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成反比: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反比)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的平方(反比)③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物象移动与实物的关系向哪偏,向哪移3.显微镜下视野大小、明暗问题低倍镜:物象小,数目多,视野大,视野亮;高倍镜:物象大,数目少,视野小,视野暗。4.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①先低后高;②调视野亮度;(光圈

6、、反光镜)③不能动粗(准焦螺旋)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讨论1.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2.比较一个大肠杆菌的照片和结构示意图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3.本次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不同的细胞在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造成细胞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结果:(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

7、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