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

ID:2614997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_第1页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_第2页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_第3页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_第4页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论文【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0引言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多核金属–氧簇合物,由过渡金属离子(如oⅥ等)与氧高度聚合形成1。含一类酸酐的多金属氧酸盐叫同多化合物,含两类或两类以上酸酐的叫杂多化合物。1826年,Berzerius用钼酸铵和磷酸合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杂多化合物——12-钼磷酸铵(NH4)3PMo12O40。1864年,Marignac合成了12钨硅酸H4SioMSV的新生小鼠身上的肿瘤延迟出现。从1973年到1984年的十余年间,对多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种多钨酸上,并相继发现Beth-A(肉瘤)和MX-1(胸癌)的抗肿

2、瘤活性和低的毒性,以100mg/kg的Na9EuethA的小鼠用药14天后,肿瘤重量为1186.4μg,平均成活期为31.8天;而空白对照组肿瘤重量为2676.0μg,平均成活期为25.9天。以100mg/kg的Na9GdX1的小鼠用药10天后,肿瘤体积为783.2mm3,停药后第15天为1098.6mm3;而空白对照组对应数据分别为1818.2mm3和4021.5mm3。显然,停药后药物仍维持着较强的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2000年刘景福等8又研究了穴状稀土杂多阴离子TbAs4C7721(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为41.9%;当用药量为200mg/kg时,对HL60和HLC(肺癌

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2.2%、61.7%,可见化合物对这3种癌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这种化合物的LD50为2898mg/kg,LD5095%可信区间为2797~3004mg/kg,属低毒类化合物。2004年张澜萃等12以体外培养的HL60、B16为靶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3种有机膦杂多化合物Bu4N4HPhP(S)2GaTT)法测定了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在体外对Hela(人子宫颈癌细胞)和HL60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多金属氧酸盐形成脂质体纳米粒子后,由于受到脂质体双分子层的保护而提高了稳定性、活性和靶向性,降低了其毒副作用。αSi2TT法测定了纳米复合物对

4、Hela和HL60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在复合物中,CoR106(老鼠骨肉瘤细胞)和MC3T3E1(头颅造骨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II)不能抑制UMR106的增殖,对MC3T3E1还有促使增殖的作用,而化合物(I)对这两种肿瘤细胞的增殖都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化合物(I)有可能用作抗肿瘤药物。2004年Sun等17报道了用荧光光谱和CD光谱研究在Keggin型杂多化合物K5SiTT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SSMC7721的活性研究。当浓度为1.29μmol/L时,对SSMC7721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MC7721的IC50低于对照组5Fu和KBo7

5、O24·3H2O(代号为PM8)具有较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且无细胞毒性。1993年Yamase20报道,PM8对于MethA、MX1、MM46(乳腺癌)、Co4(结肠癌)、OAT(肺癌)等均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例如,PM8对MethA和MM46的抑制率达80%,对移植于鼠的MX1抑制率达73%。1996年刘术侠等21采用MTT法,检测了不同种类钼系杂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讨论了钼系杂多阴离子结构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的空间体积越小,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在Anderson、Keggin、Da(前列腺癌细胞)和Hela的生物活性。2

6、002年韩正波等23制备了一种三斜晶系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化学式是(C3H5N2)4·PMoVMo11VIO40·4DMF·2H2O(C3H5N2=imidazolium,质子化咪唑)。采用MTT法,对其体外抗Pc3m活性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钼磷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Pc3m的抑制率可达88%,而钼磷酸对Pc3m的最高抑制率仅为31%。同时,该化合物400μg/ml时没有显示出毒性,故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2003年Zhang等24合成并表征了La(NMP)4(H2O)4HGeMo12O40·2NMP·3H2O(NMP=Nmethyl2pyrro

7、lidone,N甲基2吡咯烷酮),为单斜晶系空间群。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抗Hela和Pc3m的作用。2003年张学军等25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抑瘤效应测定,观察了甘氨酸钼磷酸盐(GlyH)4PMo12O40·5H2O(简记为GP;Gly=glycine,甘氨酸)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的抑瘤效应。体外实验表明,GP对Hela、Pc3m、S180、Lungcancer(原代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