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ID:26169724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_第1页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_第2页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_第3页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_第4页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连城拳”历史渊源及传承文化背景研究【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连城拳”进行了调查、分析,归纳了“连城拳”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项目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文化背景,探索“连城拳”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历史渊源传承文化武德攻法练习    1前言  连城习武之风盛行,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连城拳”是福建七大拳种之一。从宋端拱至今,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连城拳”及其支系流行于附近各县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但是由于“连城拳”属于农村体育,不为封建史学家所重视,故而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  随着时代的变迁,“连城拳”逐

2、渐走出了传统的民间自我保护的活动范畴,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传统体育指导中心和各地区武术爱好者的努力下,“连城拳”这项集健身、竞技、教育于一体的民间体育项目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技性、社会普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研究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连城拳”的文化渊源与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旨在探讨“连城拳”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对福建“连城拳”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比较详尽的阅读了关于连城拳研究的资料,对连城老拳师和连城文化馆的相关人员进行个

3、别访谈获得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3结果与分析  3.1“连城拳”的历史渊源  3.1.1“连城拳”的产生  “连城拳”,发源于连城县,是连城人喜爱的一项武术健身活动。“连城拳”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黄家拳”始于宋朝端拱年间,清顺治十七年,连城拳师黄思焕前往浙东经商,结识宗人黄百家、简宗源及师父黄宗南3人,相互切磋拳术,编创出独特的“南田黄家拳”。“巫家拳”系连城姑田镇洋地村巫必达所创。必达自幼习武,精得少林武术,青年时期拜师访友,将福建少林拳多种攻防刚劲手法与内家拳的藏精、蓄气、培神之固本强骨

4、法紧密结合,创编出“洋地巫家拳”。  3.1.2连城拳的命名  黄奎祥,连城县隔田村人,连城县武术班的创始,省武协委员,曾多次参加省、地及全国的武术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1957年4月,龙岩地区武术观摩赛在连城县城关举行,连城县武术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黄奎祥被挑选进入省武术队集训为参加全国赛做准备,在训练期间教练找奎祥老师询问其套路的名称,奎祥老师想了想说“连城拳”。从此“连城拳”就在外面开始记载,从而推动连城武术在国内的知名度。  3.1.3“连城拳”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据史记载康熙年间,泉州少林寺被朝廷以“少林寺整军经武,图谋

5、不轨”的罪名,被官府焚毁,有一位精于少林南拳的高僧劫中余生,流落到连城县隔川、隔田一带度过余生。高僧将其精湛的武艺传给世人,少林南拳从此传入连城民间,连城拳的起势动作“请拳”,便保持了少林南拳的风格。连城拳在融合了少林南拳后,益加精妙绝伦、炉火纯青”。清朝中期,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删改后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连城县习武之风更是方兴未艾,至今在客家谚语和俗语中还保存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等武术、武德之说。不少农村无论农闲或雨天,群聚祠堂或厅堂,聘请拳师教练武术。历届的县体委都十分重视武术的培养训练

6、,各届举办的县运动会都把武术列入常规的竞赛项目,每年还举办一次全县武术汇演和中小学生武术比赛。3.2“连城拳”传承的文化背景  3.2.1“兴武社”与“天川胜会”  据老拳师口述“清朝中期,黄观杰创建‘兴武社’,其组员都是一些在村里享有盛名的老拳师。其目的意义有:为了教习族人,把武术发扬光大;研究武术攻防的组织;为了‘天川胜会’比赛的裁判组织工作”。  “兴武社”的建立使隔田村的村民有了专门练武的场所和系统的练习方法。老拳师们把自己精心沿袭了几十年的工夫传给武术馆的学生,使连城的武术人才辈出。据县志记载“仅明、清两代考取武举人的就有114人,

7、考取武进士的有8人”。为繁荣武术事业,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黄观杰在创建“兴武社”的同时并规定每年农历正月20日在今隔田村举办擂台比赛号称“天川胜会”,并为一年一度的“连城拳”检阅日。凡武术学人均可自愿上擂台比武,一者为人观赏;再者作抛砖引玉之举。以此为继承和发展“连城拳”,使它世代发扬光大。此胜会的裁判工作就由“兴武社”的成员组成。如今连城县以有县级武术协会1个,乡级、村级武术协会10多个,利用农闲季节、寒暑假、晚上等空暇时间,举办各类武术培训班。  3.2.2连城拳中的“武德”  传统武术套路多是由先人在生产劳动中得出的,

8、实战性高,所以武德教育更加重要。据《武术》一书中指出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