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

ID:26183794

大小:6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5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_第1页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_第2页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_第3页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_第4页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研究-->1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新闻专业主义起源于西方新闻界,美国崇尚自由、独立、客观的报道理念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19世纪30年代美国“便士报”出现,改变了政党报刊充当某一党派“喉舌”的局面,报业开始转向商业化发展。这一时期报业呈现出独立、重视新闻自身、企业化经营的特征,在新闻生产方面更加注重读者感受和公众利益。便士报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独立报刊,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创办的《纽约先驱报》标志着美国独立报业的出现。独立报刊秉承经济上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团体的办报宗旨,致力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推动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

2、美国报人开始注重自身建设,新闻专业院校的建立和新闻从业者准则的形成,促使新闻朝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初,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开始萌芽。进入21世纪,新闻专业主义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了一套以“三贴近”原则为核心的新闻思想。在当今中国社会重视新闻自由的大环境中,传媒的社会公器功能得到不断发挥,新闻报道展现出越来越强的责任意识。回首《新京报》12年的发展,始终坚持以最本源的新闻原则、最普世最明晰的专业标准,打造一支具有新闻理想和职业精神的团队,创造了“品质源于责任”的品牌形象,树立了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典范。《新京报》是如何探索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路程?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舶来品”,必然

3、会与中国原有的新闻理念产生冲突,《新京报》又是如何权衡新闻要义,将新闻专业主义应用到我国传媒语境的?本课题将进行研究和解读。1.1.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新京报》作为全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具有合法地位和受法律保护的媒体集团跨地区经营管理的报纸,12年来一直走在新闻探索的最前沿。“负责报道一切”的纯粹追求,媒体人的风骨与责任感,使《新京报》勇于突破时政报道的陈规,确立了都市报的主流媒体地位;对理性的呼唤和对客观报道模式的探索,让都市报成为体现民意、引领舆论的新锐媒体。通过分析《新京报》独特的个性——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实践,一方面有助于本身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对其它都市类报纸具有引导和

4、借鉴作用。理论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全面考察《新京报》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以客观的视角看待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厘清新闻专业主义与中国新闻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改造的认识,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专业主义重建提供指导。.......................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从业者恪守的重要职业规范,是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涵是: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

5、公众的知晓权’服务;坚持客观性,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它反映的是新闻工的普遍性特征,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大众媒体相区别。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自1998年开始作为研究议题进入学者视野,学界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特点,研究方式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在中国知网检索1998年至2015年所有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章,共1457篇。从学术论文的发表时间来看,1999年新闻专业主义开始进入学者视野,全年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章仅有3篇,直到2005年后,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文章呈现猛增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引入

6、和介绍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在中国的演变和发展,包括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下的消解和重建研究,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国内最早研究新闻专业主义的学者是郭镇之,1998年郭镇之发表《客观新闻学》①,以客观性为前提,介绍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的新闻工,并对客观性原则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关乎新闻从业者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客观新闻学思想发源于美国,它的基本涵义是对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报道,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做出严格分离,西方新闻从业者采用客观报道的方法树立权威,提升专业地位。同时,客观性新闻原则也受到质疑和争议,人们普

7、遍接受没有纯粹的事实这一观点,但是又认可采取一种客观形式或专业规则,尽可能做到对事实的解释遵从事实的本来面目。2002年黄旦教授发表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②,从客观公正、新闻自由、社会责任等方面详实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内涵,认为新闻专业主义面临被建构和消解的现实困境。他指出,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是与新闻专业主义相伴而生的,新闻学思想实际上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反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