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ID:2621088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_第1页
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_第2页
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_第3页
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糯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糯玉米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糯玉米;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近年,糯玉米已在我国各地推广种植,并引起了广大农户和消费者的广泛兴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糯玉米将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种植糯玉米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捷径。因此,了解糯玉米的特征特性,掌握糯玉米的栽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现将糯玉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区别在于胚乳中淀粉100%为支链淀粉,富有粘糯性,比普通玉米淀粉易于消化。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

2、高3%~6%。糯玉米籽粒的千粒重比普通玉米要轻,因其灌浆期短、灌浆速度快、籽粒脱水快,籽粒坚硬呈结晶状,表面光滑无光泽。糯玉米的鲜穗煮熟柔软细腻、甜黏清香、皮薄无渣、营养丰富。  2栽培技术  2.1隔离种植  糯玉米的糯质是受隐性基因所控制。开花吐丝期如有外来玉米花粉侵入,则出现花粉直感现象,从而失去应有的糯质,变成普通玉米。因此,必须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可以利用天然河道、道路、树林等自然屏障。没有屏障的要求与其他玉米隔离不少于300m。也可以错期播种,即种植糯玉米的时间和其他非糯质玉米在播种时间上错开[1],达到花期错开的目的,错期一般要在20d以

3、上。  2.2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糯玉米的品种较多,地方常规品种品质较好但产量偏低,现在推广的许多杂交种的品质、产量都不错,如白糯1号、白糯2号、中糯1号、苏玉糯1号等。种植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饮食习惯,选用适合本地表现优良和人们乐于接受的品种。  2.3适期播种  播种前要做好发芽试验再决定播种量。最早播期可在气温稳定通过12℃时;如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7~10d播种,采取薄膜育苗移栽的可提早10~15d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如果是以收获鲜穗为目的,北方春播地区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覆膜种植,南方在3月中

4、下旬播种为宜。以收获干籽粒为目的,只要能保证收获干籽粒就可以根据需要在适宜时期下种[2]。整地要精细,做到上虚下实,土细碎,浇好底墒水。播种后,用无杂草种子的熟肥细土盖种,覆土不能太厚,3cm左右为宜。再平覆1层地膜,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搭拱棚盖膜,棚高40cm。  2.4育苗移栽  出苗前不揭膜,控制膜内温度20~35℃。气温不高时,一般通过在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草帘要早揭晚盖,并灵活补水,当发现盘土发白应喷雾补水。有70%幼芽出土应及时揭去地膜。1叶1心时施用稀粪水5.25~6.00t/hm2。2叶1心时炼苗,移栽时适宜叶龄为3叶,移栽前一天用活力

5、素对水喷苗;同时防虫、防雨、防草。移栽大田要及早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优质猪粪30~45t/hm2、复合肥600~750kg/hm2,开沟深施后整畦,整好畦后再选用玉米专用除草剂进行化除,然后在畦面上覆盖地膜。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90cm,窄行40~50cm,株距20~25cm,种植密度5.25万~6.00万株/hm2。2.5田间管理  由于糯玉米苗期长势不及普通玉米强,基肥要足并一次性施入。拔节前施足2次提苗肥。追肥重点是拔节孕穗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结合五叶期中耕定苗巧施苗肥,大喇叭口期要重施拔节孕穗肥,然后大水灌溉,开花散粉后可对部

6、分弱株偏施攻穗肥[3]。整个生育期宜促不宜控。一般施尿素375kg/hm2,按2∶8的比例分开施。糯玉米比普通玉米易产生分蘖,分蘖一般不能或极少结实,且消耗养分水分,必须去除分蘖[4]。去蘖要及时,一见长出即彻底去除,不留痕迹,而且要多次进行。糯玉米株高较高,在高肥水条件下,田间有3%雄穗抽出时,用玉米健壮素450mL/hm2对水225~300kg喷雾,以提高抗倒性能和矮化茎秆,提高产量。  2.6虫害防治  在苗期应防止玉米螟的危害。一般在小喇叭口期至孕穗期用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等喷施或撒施在玉米植株上。花粒期易受玉米螟和金龟子等危害,用敌敌畏、敌

7、百虫在鲜穗采收前10d重点喷施穗部。  2.7适时采收  糯玉米的适宜采收期主要是由“食味”决定的。如主要食用青嫩果穗,以授粉后20~25d采收最佳,此时风味佳、适口性好。每次采收应以清晨低温时进行为宜,采收后及时上市出售。常规种和综合种每年在隔离区内选株穗,收获后果穗充分干燥后脱粒。杂交种需年年制种,不能自留种。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