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ID:2621372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_第1页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_第2页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_第3页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_第4页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71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34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常规方法(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联合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可提高痊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关键词】中药;经皮给药;小儿;肺炎〔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ra

2、nsdermaldeliveryofChinesemedicinetreatmentofchildrenonia.Methods:134casesoniainchildrenlydividedintotedicinetreatmentfortransdermaldeliverybinedethod(antiinfectionandsymptomaticsupport,etc.)andthecontrolgroupof63casesentonly.Results:Thetimeforpyretolysis,edicinetransdermaldeliverycanimprov

3、ethecurerate,shorteningthelengthofstayinchildrenonia.〔Keyedicine;Transdermaldelivery;Childrenonia近年来经皮给药治疗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是婴儿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进一步了解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我科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7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住院收治的符合肺炎诊断标准〔

4、1〕的患儿13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固定湿啰音、胸片有斑片状致密阴影等表现。凡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患儿不纳入观察。随机抽签分为两组:经皮治疗佐治组(观察组)7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超声雾化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贴片(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规格80mm×80mm,主要由柴胡、黄芩、板蓝根、川贝母、生大黄、白芥子等药物制成)经皮给药治疗

5、仪治疗,将贴片除去防贴层,贴于左右肺腧穴位上(肩胛下区皮肤),经导联与机器连接,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工作参数,接通电源后治疗,20~30min/次,1次/d,3~5d为一疗程。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用药后3~5d体温降至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7d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有效:用药后3~5d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d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用药3~5d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用药3d后症状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1.4统计学处理结果以±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两

6、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病例发热患儿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两组热退时间、啰音、咳嗽消失时间比较注:括号内为病例数。2.2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2.3不良反应及转归所有病例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无效病例经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后,均在2周内痊愈。3讨论中药经皮给药是通过热疗和促渗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增加皮肤的通透性,通过脉冲电流使α螺旋结构的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行排列,由无序性变成有序性,生成允许生物大

7、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孔道,人为造成药物通过的直接通道,使药物顺利通过;经脉冲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热疗的直接作用提高药物粒子的活化和电趋向性,使药物粒子充分活化,以利于粒子的透皮转运。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其作用特点是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体内,从而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消化酶破坏、分解和经肝脏时的首过效应,以及在体内转运过程中的代谢〔2〕。儿童的皮肤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性很好,某些药物制成外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