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备课

新教师如何备课

ID:26252284

大小:1.0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25

新教师如何备课_第1页
新教师如何备课_第2页
新教师如何备课_第3页
新教师如何备课_第4页
新教师如何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教师如何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月莹冠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新教师如何备课与教师交流的几个话题备课的意义现代课堂的总体要求现代课堂的特点备课的种类备课的过程备课的误区如何上课如何听课备课的意义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课堂中的主动权;是自身成长的必须。现代课堂教学的总要求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 适应教育新政的需求。3、 顺应社会的发展。现代课堂的特点1、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2、两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3、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

2、心理念。4、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5、五个要求:⑴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⑵三动:身动、心动、神动⑶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⑷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⑸三学:肯学、想学、会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课程标准教材、教参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纲要与教案)学生学习学会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题外话:读好三本书。2011版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学科备课课前复备课后反思重新设计学科备课1.吴正宪老师一个暑假做完小学阶段教材的全部练习题。2010年5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小

3、学教师要读初中教材。为什么要通读教材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可以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知识体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通盘安排,综览全局。了解难点,及早准备学科备课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π矛盾(华应龙)欧几里得同一直线的垂线和斜线相交。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存在相似而不全等的多边形。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做且仅能做一个圆。罗巴切夫斯基同一直线的垂线和斜线不一定相交。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当两端延长的时候,离散到无穷。不存在相似而不全等的多边形。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一定能做一个圆。学期备课学期计划

4、,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列成表格。(1)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内容的结构和特点,重点和难点。;(2)学情分析:(定性【对本学科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养成与班级基本情况评价】与定量【考查成绩的各种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发现的问题,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3)教学目标。(4)确定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5)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6)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途径和方法:(1)从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学生,或者直接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谈话来互相间进行了解;(2)可以听取班

5、主任及科任教师对该班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的介绍以达到了解;(3)利用召开有各方面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上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等。“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条件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①学生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②学生课堂最感兴趣的内容是。③学生课堂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④学生对未来课堂的向往是交流新奇而富有挑战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单元备课(1)单元名称。(2)单元教材分析。(3)学生分析。(4)单元教学目标。(5)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根据教材重点、难点、

6、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6)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课时备课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想好,而不是急于写好;教案要力争提前写好;要不断修改、完善教案。课时备课内容(1)课题名称。(2)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4)教学具准备。(5)教学程序:a导入;b新授;c练习;d总结;e作业。目标叙写流程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程标准的术语解释《标准》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

7、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如何解读教材按编者的角度去读;按作者的角度去读;按教师

8、的角度去读;按学生的角度去读。课时备课备教材一要分析本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单元的起始课。二要明确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和特点。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体现教材特点。三要熟练掌握教材中的习题,对于习题要注意精选和分类处理。要明确每一个例题和习题的目的性,充分发挥每一个例题和习题的作用。四要安排好"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