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ID:26276865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_第1页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_第2页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_第3页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_第4页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辽宁省花生产业调查,对辽宁花生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以期加快花生产业化进程、发展花生加工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花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辽宁省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针对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1]。  1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  辽宁省位于北纬38°53'~43°26',是世界适宜花生生产最北部区域之一。辽宁省有适宜种植花生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照充足,病

2、害少,特别是影响花生品质的黄曲霉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花生出口基地。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缘,又与内蒙接壤,代表了东北及与东北相似区的各类条件,耕地总面积408.5万hm2,其中旱田面积307.35万hm2。“十五”期间,辽宁省花生年均种植面积18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3%,排在全国的第10位,最高年份达到25.33万hm2;年均总产量4.05万t。“十一五”以来辽宁省花生呈快速发展趋势,2006年花生种植面积13.77万hm2,2007年20.18万hm2,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0.19万hm2,总产7.

3、5万t,成为辽宁省除玉米、水稻外的第三大种植作物。辽宁省花生主要分布在阜新、锦州、铁岭、沈阳、葫芦岛、鞍山、朝阳、大连等地区,无黄曲霉污染,是我国优质花生出口基地。是辽西乃至全省抗旱避灾的首选作物,而且辽宁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花生产业发展,按辽宁省未来5年发展规划要求,花生种植面积有望达到66.67万hm2,发展空间巨大,任务艰巨。同时,近两年辽宁省也崛起了很多以加工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米为主的大中型企业,而且国内最大的花生加工企业鲁花集团也已进驻辽宁,更加剧了对花生的需求。因此,辽宁需要发展花生生产,更需要发展与花生产业

4、相配套的高效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进品质、提高效益是辽宁省花生生产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任务。  2存在的问题  2.1品种单一,混杂退化现象严重  辽宁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比较单一,85%以上的区域种植白沙系列品种,产量较低的四粒红也有少量分布。花生单产较低,平均产量2562kg/hm2,比全国平均产量低657kg/hm2,排在全国的第13位[2]。花生良种产业化和原料生产产业化程度低,品种更新速度慢,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缺乏,生产上品种多、乱、杂,这是造成企业生产用的原料质量无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

5、低劣、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如高蛋白、低脂肪、高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种植面积过低,产量供不应求,目前不少花生加工企业必须从外地大量调入花生进行加工,占花生加工总量的1/2以上。品种的老化直接导致花生产量的降低,品质下降,抗病能力也较低,严重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2.2花生品质较低  原料品质低、加工专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企业产品加工需求。目前国内花生用途主要为油用、食用和出口,其中油用占60%,食用占20%,出口占10%左右,作种占10%。但是生产上品种多、乱、杂,专用品种生产规模小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且花生

6、生产与市场没有很好结合,仅山东、吉林等少数产区有订单农业,科技引导力度弱,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了解太少,生产存在盲目性。良种产业化和原料生产产业化程度都很低,既缺少专用品种的种子繁育基地,也缺少专用品种原料的生产基地,造成企业生产用的原料质量无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辽宁花生种植区没有针对花生的工业加工要求进行生产,如食用花生要求口感好,较高的糖分含量和油酸/亚油酸(O/L)比值。O/L值是衡量花生品质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花生的营养品质和储存时间,辽北地区花生由于O/L值明显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7、花生在世界花生贸易中优势的发挥。2.3病虫害严重  影响辽宁花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为枯萎病(包括茎腐病和青枯病)、病毒病、叶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锈病)、根结线虫病。花生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病毒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80%以上,双饱果少,影响产量和品质,造成减产20%~50%,病株矮化,结小果。花生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和花生蚜虫等,受害花生一般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50%,甚至颗粒无收。  2.4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  一是浪费土地现象严重。从花生种植方式上看,密度偏低,株行距普遍偏大,如行距达到60cm,株距达到

8、20cm以上,与实际要求(行距50cm,株距13cm)相距甚远,绝大多数是粗放的夏直播和麦垄平套,宽幅麦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很少在花生生产中应用。多数农户不会清棵,掌握不好覆膜花生质量要求,播种时间掌握不准,即使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但操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农民对花生的标准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