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ID:2627993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_第1页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_第2页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_第3页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_第4页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摘要: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安全事故的致因,往往隐藏在被我们所忽视的细节中,其教训是相当的沉重。对此,安全管理必须引进"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重视细节,因为任何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带来全局的失败。关键词:安全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安全管理,主要论述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精细化安全管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确保安全就必须走精细化之路。本文从以下三个大方面论述精细化安全管理。第一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用事例分析企业由于管理环节出现漏洞,未引起重视,最后酿成悲剧,"隐患藏于细节中!"第二主要说明要远

2、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第三分析如何实现实施精细化,要想远离事故,就必须改变心态,克服眼高手低、心情浮躁的毛病。要强化自我约束,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用规则来约束人性的弱点。  一、隐患藏于细节中  当翻开尘封的煤矿安全历史档案,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历史上所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中,有许多都是因对细节的疏忽和粗放式管理所导致的。  古人云:"明者见于未门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上述的一系列事故案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的事实

3、:许多事故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粗放而导致的。这正应了那句古老的箴言:"隐患藏于细节中"!  二、精细化,为安全护航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例如,1985年9月20日,四川省原南充地区李家沟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有水流现象,水量很小,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管理环节不细,习以为常,正常掘进,在掘进过程中导致穿水事故,矿毁人亡,死亡62人。  一个古老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企业中的各种"小问题"和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小疏忽"就是

4、一个个蚁穴,它很可能毁掉整个企业这个"千里之堤"。在安全管理方面,100-1≠99,而是等于零。因为1%的错误,往往导致100%的失败。因此,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安全生产必须走精细化的道路。  所谓精细化,按《精细化管理》一书的观点,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各规律性。也可以说,"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  如何实现实施精细化?首先要改变心态,拒绝浮躁。1

5、985年3月21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煤矿井下电工因思想闹情绪,上班时,把防爆开关的线接错了,结果,没经过认真检查,送电时导致局扇、耙渣机电动机烧坏,使工作面无法作业。这一切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要想远离事故,就必须改变心态,认真负责克服眼高手低、心情浮躁的毛病。《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汪中求有一句座右铭:"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这也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三、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  要实施精细化,就要强化自我约束,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煤矿地面一位电焊工在油槽附近施焊。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

6、,但当事人对此却置之不理,以为过去经常这样干,也没出事。因此,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借口下就偷工减料、偷懒耍滑、麻痹大意最终因疏忽、麻痹和侥幸而导致了火灾事故。操作行为的粗放、随意和心存侥幸是此类事故的深层次的原因。  如何将操作者的行为由随意转向规范、由粗放转向精细、由侥幸转向理智呢?除了改变心态、强化安全意识外,还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对自身的弱点进行自我约束。为此,我们通常所采用的目录管理法、清单梳理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自我约束的方法。  四、强化系统意识,关注协调和配合  要实施精

7、细化,还要强化系统意识,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2002年5月10日,四川省广安市天池煤矿+540水平南二采区材料眼子绞车提升,而上下信号联络不明,操作工违章作业,导致下材料处人员被保险绳勒住胸部,死亡1人。  上述案例明确地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断链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说,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从优化系统开始,强化人们的系统意识,关注协调和配合。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板之间的缝隙。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必

8、然导致在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岗位与岗位、部门与部门、上下级之间许多交点问题,我们称之为管理的交点。对儿任何一个交点的漠视和配合上的失误,就像"木水桶木板之间的缝隙"一样,都会带来"漏水"额度损失或全局的失败。  每个职工既要接受管理,又要参与管理,作为管理对象,要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服从工作流程的安排,按管理者的监督和工艺的规定,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作为参与管理者,就要立足本职岗位,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按照安全规章制度,相互监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