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ID:2628080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_第1页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_第2页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_第3页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当今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概况与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为日后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益  中图分类号:G714 3.物力投入指标。物力投入大多属于固定资产投入,是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的存量资产,每年的变化相对很小,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学校的建筑物。高职院校的产出活动与企业一样,必须拥有场地资源。教学科研用房是学校的核心资产之一,无疑构成其投入;其他行政、生活用房也为高校的产出提供保障条件,所以也构成投入;但考虑到教学科研用房与辅助用房在产出中可

2、能具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将其进行了细分。(2)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仪器与图书,也是构成高校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3)其他固定资产。与企业中的流动资金相类似,高等院校每年直接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使用,也是高校的投入要素。由于高等院校的实际经费支出中分别有教育投入、科研投入、基建投入等类别为详细描述其投入情况,我们将其各自单独作为高校的投入项目。  (二)产出指标的选取  根据高职院校产出的划分,产出指标可以分为人才培养产出、社会服务产出和科学研究产出三大指标,每个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指标。  1.人才培养产出指标。根据前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出的分析,

3、人才培养产出指标可以用在校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两个子指标表达。对于在校生数量指标而言,根据评价问题的需要,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中职生、职高生、普高生等类别,也可以用总数来表达。在计算在校生总数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别学生培养成本的差异,或参照国家教育部的标准确定不同类型学生的权重,将自然在校生数换算为当量在校生数。质量方面可用人才培养的层次来衡量,而高职院校大部分只培养大专学生,也有少部分培养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也可用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单位评价来衡量。  2.社会服务产出指标。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其实都是为社会服务,只不过它们的服务方式相对间接而已。大学利用人才、

4、设备信息等资源,直接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服务,是大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入社会的进一步体现。不过与前两项产出相比,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产出的准确界定比较困难。原因在于该项职能建立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基本职能基础之上,更多地表现为对学校办学方向的一种规定和引导,这使得该项职能往往很难与前两项职能截然分开。这个可以用社会服务收取的服务费来衡量,对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可以估算其市价代替。  3.科学研究产出指标。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是描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的两项主要指标。科研成果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科研成果奖等子指标,也可以将上述子指标

5、得分汇总作为一个单独指标。对于科研成果指标,可以应用科学计量学的有关方法进行评价。  四、结语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已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1%。如何办好高职教育,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办学者都始终关注着和作出不懈的努力。有关于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在今后的一定时间内都需要不断去论证,如何更好地节约使用人才培养,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顾建民.大学职能的分析及其结构意义[J].

6、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莫光政.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实证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1(4)  6.龚放.关于中国高等学校质量评估的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4)  7.蔡言厚.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  8.程永波.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9.黄朝峰.高教评估中人才产出数量的计算[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