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ID:2629969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_第1页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_第2页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_第3页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_第4页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结核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评估脊柱结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87例脊柱结核病人,其中127例手术,60例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1~6周血沉基本恢复正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组中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为70%(44/63),术后2年植骨融合率为90%(56/63);保守治疗组病人无复发。总的治疗成功率99%(185/187)。[结论]脊柱结核病人应该首先进行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根据病灶损害情况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均可达

2、到近似的治疗效果。【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植骨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占50%[1],由于其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治疗颇为棘手。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已达成共识: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有效减压和维持脊柱稳定性要求。本组总结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10年间共187例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其中经过手术治疗127例脊柱结核病人,获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3、  1.1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7年12月间,本组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187例,男78例,女49例;年龄18~68岁,平均43.5岁;初治病例139例,复治病例48例,复治病例中有3次以上手术史4例;发病到住院时间最长13年,最短6周,平均8个月;127例病人中有78例不同程度的后突畸形,有36例病人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入院时血沉在18~118mm/h,平均为64.2mm/h。  1.2手术方式手术治疗127例,胸椎结核19例、胸腰段结核43例、腰椎结核65例;单纯病灶清理术56例,病灶清理术+植骨融合术63例,植骨融合术+

4、内固定术8例。  1.3保守治疗60例对椎体受损1/2椎体,椎旁脓肿较小,不伴有神经损害的初治结核病患者给予保守治疗。  1.4抗结核处理脊柱结核患者均接受12~18个月的正规抗结核治疗,即前三个月INH,RFP,EMB,PZA强化治疗,后9~15个月INH,RFP,EMB巩固治疗。  2结果  2.1手术治疗组三组手术病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1~3周局部症状明显改善,1~6周血沉基本恢复正常。单纯病灶清除术术后复发2例,均为复治的长期脊柱结核病患者。  2.2神经功能改善情况:36例合并神经功能损害中有Fran

5、kel一级以上改善32例,有效率89%。  2.3骨融合情况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组中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为70%(44/63),术后2年植骨融合率为90%(56/63),另外8例在术后4年显示融合。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0个月。  2.4术后并发症气胸3例,一过性神经损害3例,经脱水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2~3周后恢复。  2.5保守治疗组经1.5~5年的随访,全组病人无复发,病灶部位骨损害无加重,脊柱无后突畸形,椎旁脓肿消失。  3讨论  在脊柱结核中,以椎体结核占绝大多数,占90%以上,而单纯的椎弓及附件结核10%。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全身

6、感染的局部表现,应采取局部与系统兼顾的综合治疗。抗结核化疗是脊柱结核治愈的基础,并非所有脊柱结核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诊断确切、临床症状不重、骨破坏轻、脓肿不大,不伴脊柱畸形、不稳和神经功能受损,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疗[2]。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手术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其目的不仅仅是清除病灶,而是针对于病灶破坏所造成的后凸畸形,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脊柱不稳等。具体术式的选择应坚持个体化的原则。以往的脊柱结核手术适应征为:死骨、椎旁脓肿、窦道形成、神经功能障碍[3]。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全身及局部症状明显

7、,存在后突畸形,脊柱稳定性丧失,伴有神经功能损害以及抗结核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彻底的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基础。病灶清除的范围为病灶部位的脓液、脓苔、肉芽、干酪样物质、死骨以及已经被破坏的椎间盘等病变物质,保留正常的和“亚健康”骨组织,避免无序的扩大手术范围。医源性加重创伤和扩大骨质缺损,不利于病变的修复与脊柱重建,不能减少复发和缩短术后药物治疗疗程[4]。作者主张,对脊柱结核进行病灶清除时应以前方入路为主[5、6],在清除椎体或椎间结核灶后给予自体髂骨/肋骨植骨,可一期行内固定手术。其优点有:直接病灶清除的同时行内固

8、定可稳定脊柱,前路植骨支撑更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有效矫正后突畸形且防止远期矫正角度的丢失,术后脊柱的即刻稳定性可使患者早期下地并进行康复锻炼,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可降低术后结核的复发率。  血沉是结核病化疗效果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既往认为血沉超过80mm/h是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