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ID:2631546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_第1页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_第2页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_第3页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_第4页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摘要】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注重研究、轻视教学的现象,本文着重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后果。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一现象的几点措施。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学激励一流大学办学理念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高校工作的主导,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核心人物,通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培养高品质高质量的学生,不仅可以树立学校品牌,同时也为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输送有用人才,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1存在问题    近些年,大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工作责任

2、心普遍下降,教师中存在备课不认真的现象,没有认真仔细揣度教材的编写,对教材的钻研和仔细研读没有以前那样精心,至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改善,更不尽心乃至无心去思考和探索、尝试,对学生的关心和直接接触更是少之又少,教师将自己的课程交给助教或者研究生,而自己则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用来从事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从而使大学教学质量与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甚至停滞不前,由此直接消极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究其原因    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不得不追溯到高等教育的评价模式问题和教学激励的政策上来。  2.1在高等教育评价模式上存在误区  目前,各高校都在努力争取自己

3、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譬如属于教学型的大学都在力争将自己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属于教学研究型的大学则都在力争将自己建成研究教学型大学甚或研究型大学,总之,都在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拼搏,评价学校的综合实力出现误区,以论文的多寡,以学者的低位及学者的多少为依据,而学者的评判依据无疑是以其学术地位,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论文的档次为依据;特别是在高校掀起大合并风潮之时,很多颇具特色的大学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品牌学科的建设上,而是纷纷网络以上人才,譬如以清华大学,属于国内著名传统理工科大学都竞相创建自己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便把自己建成学科门类尽量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而使自己足以

4、能够与合并后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超大型综合性大学相比肩与抗衡,以实现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大目标。各个大学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将自己奋斗的目标瞄准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竞相盲目追求自己学校学科门类的数量和硕、博士点特别是博士点的数量,互相以拥有科学门类的多寡和硕、博士点特别是博士点的数量的多寡作比较,或自喜自豪于其多,或自忧自卑于其寡,要皆以其数量为多多益善也。根据这种办学理念,中国高等教育最理想的大学境界就是,把全国所有大学都办成培养博士人才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显然,这种办学理念的实质在于把中国所有大学都办成一模一样的大学,抹煞大学的差异性,而抹

5、煞大学的差异性,本质上就是抹煞社会发展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2.2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激励政策上存在误区  大学教师的管理者将每年的考核和晋升与科研及论文挂钩。将科研项目的多寡作为考量业绩的主要水准,这势必导致教师不能安心教学,转而将科研工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学教师因其科研任务过重,压力过大,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为了腾出时间和精力搞科研,才不得不减少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量。高校中似乎科研成了大学头等重要的任务乃至中心任务了,这样以来大学绩效评估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之风,论文专着之多寡、优劣,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的数量,都直接地决定着教师职称的能否顺利晋升以及经济收入的

6、多少,教学业绩对这些虽有关系,但不是关键,甚至无足轻重。3相关举措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应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在办学理念和激励政策上,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结合,创建有特色的本科教育体系。坚持实施精品战略,集成扩充优质教学资源,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创造教育教学品牌,大力加强名牌课程和品牌专业建设。坚持人才培养整体规模与师资和办学条件相匹配,使结构更加优化、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高等教育应适以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教育信息化、国际化趋势,

7、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确保一流的教师建设一流的本科课程,为国家培养基础牢、后劲足、德才兼备、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教学体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增强能力、激励创新转变;教学管理机制由强调规范向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有利于其个性发展转变;教学资源建设由传统的分散单一型向数字化、立体化、集成化、网络化、共享型转变;体制改革由本科招生、培养、就业各自相对独立向三者系统规划、联动改革转变。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