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左言”新解的论文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

ID:26319194

大小:7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6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_第1页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_第2页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_第3页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_第4页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蜀左言”新解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蜀左言”新解的论文关键词:古蜀语;蜀左言;少数民族语;上古汉语;雅言;语音  摘要:《文选?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蜀王本纪》有“蜀左言,无文字”的称述,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古蜀人“左言”是与汉语性质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这几乎成为此前古蜀文化和古蜀语研究者的共识。现在古蜀有文字已经得到学术界认可,而对“蜀左言”的词语结构、文献用例、构词语素含义的研究结果表明:“蜀左言”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少数民族语言,而是上古汉语的一个地域分支;它与上古汉语雅言并无贵贱之分,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蜀左言”与上古汉语的区别并非体现在词序和语序上,而

2、主要在语音的声调上。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001-07  neing  (schoolofartsandmunication,southinoritylanguage;ancientchinese;yayan;pronunciation  abstract:thementaryonadebyliukuiquotes“shuzuoyanhasnocharacters.”fromshuescholarsconsideredthatthecharactersofsh

3、uzuoyanusedbypeopleinshuareainoritylanguages,andthisvieostofthescholarsspecializingintheresearchofshucultureandlanguagebefore.hoiatoday.basedonthestudyaboutstructureofplesusedindocuments,themeaningofproductivemorpheme,theauthorconcludesthatshuzuoyanisnotpartoftheminor

4、itylanguages,butoneofthedialects.itisalsooneofthemostsignificantpartsoftheancientchineseandhasthesamepositionasancientchinese.thekeydifferencebetofoftone.    一、问题的提出  萧统《文选?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肇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而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嵋之重阻。.”刘渊林注:“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鳬、蒲泽、开明。

5、是时人萌椎髣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故曰兆基于上代也。秦惠王讨灭蜀王,封公子通为蜀侯。惠王二十七年使张若与张仪筑成都城,其后置蜀郡,以李冰为守。《地理志》曰:‘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两江,为人开田,百姓飨其利。’是时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故言开国于中古也。”〔1〕“左言”,宋罗泌《路史》卷四“蜀山氏”下、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二、宋王应麟《玉海》卷十六引《蜀王本纪》同。宋李刘《四六标准》卷二十一、《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所引作“左衽”;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五十三引《蜀王

6、本纪》,无“蒲泽”二字,“左言”亦作“左衽”〔2〕。《文选?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李善注:“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人之先名曰蚕丛、柏濩、鱼鳬、开明。是时人民椎髻左言。”〔1〕《文选?左思〈魏都赋〉》李注称“左语”〔1〕,吕向、刘逵、吕延济在《文选注》中称“左言”,时代均早于《太平御览》和《四六标准》,文作“左言”无疑。“左衽”,任乃强先生说:“‘左衽’非羌氐俗,应是‘左言’讹。”“左言,谓不同于汉语。六朝有‘左郡’,谓语言不同之郡”①。  古蜀有文字,已成定论②。但对上古蜀语,以任乃强先生为代表,不少学者持有这样的观点

7、,即秦举蜀前,蜀语是与中原汉语性质完全不同的语言,而在前316年张仪、司马错灭蜀后,蜀语被中原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③,基本的依据有二:一是《文选?左思〈蜀都赋〉》刘注引《蜀王本纪》“蜀左言,无文字”;二是刘注引《地理志》,说秦灭蜀后“是时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④。  “左言”,文献中又作“左语”。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云:“扬雄《蜀纪》曰:蜀先代人,椎结左语,不晓文字。故左思《魏都赋》斥蜀云:‘或魋髻而左言,或镂肤而钻发。’古多借字,以魋为椎,以结为髻。故退之序‘长颈而高结’句始于此,盖言髻之高也。”⑤《文选?左思〈魏都

8、赋〉》:“或魋髻而左言,或镂肤而钻发,或明发而嬥歌,或浮泳而卒岁。”李注:“扬雄《蜀记》曰:‘蜀之先代人,椎结左语,不晓文字’。讴歌,巴土人歌也。何晏曰:‘巴子讴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也。潜行为泳。’《诗》曰:‘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书?淮南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