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

ID:26322843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1页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2页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3页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4页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论文【摘要】[目的]比较局部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效果。[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C组)、0.01mg/ml(L组)、0.05mg/ml(M组)、0.1mg/ml(H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5min。术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作肉眼观察、羟脯氨酸(HOP)含量测定、胶原组织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记数。[结果]C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与硬脊膜形成紧密黏

2、连。H组无明显硬膜外黏连,HOP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记数显著减少。M、L组HOP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记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不能避免硬膜外黏连的形成。[结论]局部应用浓度为0.1mg/ml的MMC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避免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黏连。【关键词】椎板切除术;硬膜;黏连;丝裂霉素C;浓度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是引起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丝裂霉素C(mitomycinC.freelg/ml;中浓度(M)组:MMC0.05mg/ml;低浓度(L)组:MMC0

3、.01mg/ml;对照(C)组:生理盐水。1.2制作动物模型大鼠以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俯卧位固定,取脊柱正中切口,显露L1和L2椎板,切除L1椎板,暴露硬脊膜,压迫止血。C组以浸透生理盐水棉片,H组、M组、L组以浸透不同浓度的MMC棉片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min后取出,每只动物都以生理盐水冲洗3次共20ml,逐层缝合手术切口。1.3观察指标及方法术后观察实验动物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肢体运动情况,于手术4周后随机处死每组各4只动物,肉眼观察硬膜外黏连情况,切取手术段脊柱硬脊膜后部大小约为0

4、.2cm×0.1cm×0.5cm组织,漂洗、称重、匀浆,离心取上清,消化,加入HOP显色剂,测定吸光度,推算出每毫克湿组织HOP的含量(μg)。其余动物分别以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以PBS和4%多聚甲醛依次作动脉灌注后切取手术段脊柱包括其后侧瘢痕组织及骶棘肌。经6%硝酸脱钙,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作HE染色和Masson染色。在光镜下主观评估各组标本硬膜外瘢痕黏连的程度,并观察脊髓、神经根、骶棘肌的组织结构变化。Masson染色组织切片取同一放大率的组织图像(×50倍),输入计算机

5、,经处理,选取1000μm×2000μm范围作为测量区域,避开背部筋膜组织,测出不规则形态的瘢痕横切面面积。HE染色组织切片取同一放大率的组织图像(×400倍),输入计算机,选取100μm×100μm作为计数范围,作成纤维细胞计数。每标本计数3个不同区域,取其平均值。1.4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定量测定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P<0.05。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运算。2结果2.1大体观察及硬膜外瘢痕组织中HOP含量测定所有动物切

6、口愈合良好,活动敏捷,无步态异常。肉眼观察H组硬膜与瘢痕组织分离后仍保持完整。C组硬膜与瘢痕无法钝性分离。M组、L组硬膜与瘢痕部分紧密黏连无法完整钝性分离。和C组比较,H组HOP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L组HOP含量也显示了降低趋势,但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表1硬膜外瘢痕组织中HOP的含量(略)*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2光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C组硬膜外胶原组织大量增生,形成致密瘢痕,与背部筋膜、肌间隔连成一体。硬膜外大量致密的胶原纤维与硬膜平行排列,成纤

7、维细胞与纤维细胞混杂,数量较多,瘢痕组织与硬膜黏连紧密,难以区分(图1)。H组硬膜外胶原组织增生明显减少,瘢痕组织结构疏松。硬膜外胶原纤维亦与硬膜平行排列,成纤维细胞数量少,瘢痕组织与硬膜之间可见明显间隙或形成纤维素样黏连。部分组织切片中可见硬膜与瘢痕组织完全脱离(图2)。M、L组硬膜外胶原组织增生较多,胶原纤维排列紧密。瘢痕组织与硬膜形成不连续的黏连,部分区域黏连紧密,部分区域黏连疏松(图3、4)。各组脊髓、神经根、肌肉的组织学结构未发现明显异常。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H组横切面胶原组织明显低于C组,两者差异

8、具有显著性(P<0.05);M组、L组胶原组织面积低于C组,但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成纤维细胞记数随MMC浓度增加呈递减趋势。H、M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组虽低于C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表2横切面胶原组织面积测定、成纤维细胞计数(略)*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讨论硬膜外瘢痕黏连的实质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来修复椎板切除造成的局部缺损。目前较为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