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ID:26350896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_第1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_第2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_第3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_第4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乌杨阙石汉魏乌杨阙石质砂岩,主阙通高5.4米,进深1.7米,自下而上依次由脊饰、阙顶盖、上枋子层、扁石层、下枋子层、主阙体、阙基七部分构成。乌杨阙发现于忠县乌杨镇,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发掘出土,是我国目前幸存的、絕大多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的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阙。乌杨阙今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庭,也是所有汉阙中第一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汉阙。阙为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表征意义的楼观,常左右成对。复原后的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具有顶盖出檐宽、阙体收分大、构造简洁的特点,因而显得造型格外挺拔、

2、巍峨,具有鲜明的重庆地方特征和时代风格,其建造时间大致在东汉末至魏晋时期。阙身雕刻丰富。其仿木构建筑雕刻对于无一幸存的汉代木构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狩猎图、习武图、送行图等,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长达两米多的青龙、白虎雕刻,造型生动,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神韵。......“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石早更新世巫山龙骨坡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古人类遗址,于1984年发现,1998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先后经历了1985—1988年、1997—1998年、2003—2004年等多次发掘,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巫山人”(Homoerectus)

3、一段左侧下颌骨化石。与“巫山人”化石同一层位出土的还有步氏巨猿(Gigatopithecusblacki)牙齿和120种脊椎动物化石。龙骨坡遗址的石制品数量超过百件。遗址堆积地层时代属早更新世早期,含人化石层位的年代,经古地磁和铀系等多种方法测定,为距今200万年。龙骨坡遗址是迄今中国乃至东亚早更新世早期的相同时序中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地点,为探索东亚人属(Homo)兴起的年代不是几十万年而是200万年提供了佐证。鸟形尊青铜战国2002年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墓地。通体长28CM、宽16.......8CM、高29CM。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饰

4、细蜜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造型、纹饰及装饰极其精美。青铜器中的尊本是酒器,这件尊通体上下除鱼形嘴外,了无一孔,不具备容器的实用性,应系学习中原地区的鸟兽尊而作。其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极高。出土于巴人的贵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该文物目前陈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展厅。偏将军印章金西汉“偏将军印章”是1982年市民刘定全在嘉陵江边拾得,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收藏。此印系龟纽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边长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将军印章”五字三行,前2字为第一行,中间2

5、字为第二行,后1字为第三行,是一方汉代官印。据文献记载,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偏将军印沿袭了两汉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龟纽,中下级官吏用鼻纽的制度。金制官印流行于汉晋时期,目前全国共发现26枚,两汉金印仅存15枚,为希罕之物,至为珍贵。目前该件文物陈列在“壮丽三峡”展厅。......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绢本 明绢本,工笔重彩,纵31厘米、横548厘米。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南唐大臣韩熙载因政治失意而与阁僚、歌伎放纵声色之事,该画对后世人物绘画影响颇大,明清时期多有临本。此卷为明代唐寅的临本并有所改编,是诸多临本中

6、的佳作。唐寅,字伯虎,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四家”之一。此卷设色鲜丽华贵,笔触精细,尤其是韩熙载的眼神,使我们能窥视到其痛苦、矛盾的内心世界,的确是“传神”之笔。此卷中两处唐寅的书法也为画卷增光添彩。自唐寅绘此卷后,数百年来为收藏者秘不示人,向不见著录,今一“醒”惊天下。目前陈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代书画”展厅。三羊尊青铜商1980年出土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大宁河畔的李家滩,通高42.8厘米,原由巫山县文管所收藏,2005年6月调集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目前陈列在“远古巴渝”展厅。......该器造型呈喇叭口、束颈、折肩、弧腹、高圈足。器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夔

7、纹和饕餮纹;造型与纹饰总体呈中原文化商末时期的特征,而模糊的地纹,粗犷的铸造风格,又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三羊尊应该是巴人在商文化强烈影响下的一件自制重器,是迄今所见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铜容器。该器对于研究古代巴人的矿冶技术、文化进程以及商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何朝宗制观音像瓷明高19.1厘米。何朝宗是明代德化窑瓷雕大师,他刻意追求瓷的质地美与雕塑美。观音脸型饱满大方,双目微闭,右手抚膝趺座,左手执如意,胸部饰璎珞。脊背处有“何朝宗”葫芦印纹。立像通体施象牙白釉,釉面温润如凝脂,雕塑手法细腻,线条流畅,衣纹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