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ID:2635163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_第1页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_第2页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_第3页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学法指导摘要:在政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道德教育、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终身受益的学法指导。关键词:阅读发现思考质疑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呢?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掌握科学的

2、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自身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依纲阅读法。即教师依据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先列出简明易懂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因为目的性明确,所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理解观点,达到熟悉教材,初步培养了其自学能力。2.粗读教材法。所谓粗读教材法就是粗略地通读一遍,是一种较快速度的翻阅法。它要求学生提纲式地把握每一课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因为是泛读,所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印象不深,对问题理解的通透力不强。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3、听课,并为下一步细读奠定基础。3.细读教材法。细读教材即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点、线、勾、圈等记号画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关键词,理出基本知识结构。能够比较、联想本框题新的概念、观念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中。二、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在初中政治课程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要把学生看作主动学习的对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设置问题陷阱,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还可以多提供给学生与时事相关的感性材料,从感性材料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也

4、可以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发现。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及时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去解决。例如,笔者在讲“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时,向学生提问:“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让学生从已掌握的“生产力”概念中引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一观点。接着又反问道:“生产工具既然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原始社会都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学生马上回答:“石器、木器、还有金属工具(但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仅仅应用于手工业)。”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过

5、渡铺设,“原始社会使用这样的生产工具,其生产力水平如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生产力水平低下。”笔者顺势引导:“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奴隶社会,金属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因此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探讨、发现最后总结出“金属工具的普遍使用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表现,也是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由浅入深,由旧知识到新知识,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究、去发现。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重要的表

6、现就是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而思维的主动性又表现在主动探究和遵循学习规律,由形象思维活动上升到抽象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一味地把教学内容、要点、联系全盘托出,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而应尽可能给学生置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并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如在讲到“民主是逐步发展的”这课时,笔者让学生组织讨论并提议本节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时许多同学都积极思考跃跃欲试,问题马上收集到了不少。有:“①这个乡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如何?②这个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怎样?从哪些方面

7、可以看出?③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高不高?从何看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如指导学生思考“村民私下嘀咕选代表还不是上面说了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封建专制的思想影响在中国农民头脑中的反映,说明肃清这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民主是逐步发展的”道理,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青年学生的责任和应有的态度。总之,政治课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略了对学

8、生学法的指导,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会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