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

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

ID:26353077

大小:66.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6

上传者:U-25936
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_第1页
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_第2页
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探索分析《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原因摘要:《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里面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莎学研究者争论的问题。本文将从奥赛罗自身性格缺陷和文化身份造成悲剧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探求悲剧的产生的原因,以求更加深刻了解悲剧《奥赛罗》的艺术魅力。关键词:奥赛罗性格缺陷悲剧原因一、奥赛罗自身性格缺陷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复杂的,奥赛罗也不例外。一方面,他的形象是光辉高尚的,他生性单纯、善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征战沙场,为保卫威尼斯城鞠躬尽瘁。另一方面,由于身份原因,他身上也有嫉妒、轻信他人、自卑等缺陷。对于奥赛罗的个人悲剧性格,我们既不能极力去赞颂,也不能一昧去否定,而是应该结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去好好分析。下面我们将从他的性格缺陷方面来探讨悲剧发生的原因。(一)轻信他人奥赛罗太过轻信伊阿宋,当听伊阿宋说苔丝德蒙娜和自己的下属凯西奥有染时,就毫不犹豫的相信了。渐渐怀疑苔丝狄蒙娜对自己是否出于真心,这使奥赛罗变得敏感、多疑。轻信下属的话后,他就开始慢慢怀疑妻子,在嫉妒、猜疑的情感中挣扎,最后一怒之下杀死了苔丝狄蒙娜。奥赛罗坦言:“对于这个广大的世界,我除了冲锋陷阵以外,几乎一无所知。”【1】这句话反映了他性格的单一性。剧中的奥赛罗从小就经历了战争,长年征战沙场,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范围相对较小,这就造成了他的视野并不那么开阔,也导致了他在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身上有的只是身为军人的坦率真诚,看不清社会的丑恶和生活中的奸诈小人。在第一幕第二场,当元老勃拉班修率领家丁来抓他时,他从容地说,“随他怎样发泄他的愤恨吧。”旗官伊阿古劝他躲避一下风头时,他却坦然地说:“不,我要让他们看见我;我的人品、我的地位和我的清白的人格可以替我证明一切。”【2】(283-284)这足以证明他宽宏大度、生性坦白的特点。他正直、光明磊落、简单、单纯的性格也是容易被人利用的弱点。伊阿宋就是利用他这点,谎称苔丝德蒙娜和凯西奥有染。奥赛罗仅凭伊阿宋的一面之词,就作了错误的判断,怀疑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妻子,一步步被蒙蔽,最终铸成大错,亲手杀死了无辜的妻子。(二)、性格暴躁、冲动、缺乏理智奥赛罗是一个缺乏理智的人,在听到伊阿古说苔丝德蒙娜和自己的下属凯西奥有染时,他就冲动的想要找到证据,想要证实妻子的这种令人羞耻,十恶不赦的行为,好采取手段惩罚坏人。可是奥赛罗却缺乏理智,反而轻易地接受了伊阿古强加给他的什么只能以“八九不离十”当作“铁证”的歪理。他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又嫉恶如仇,有着最严格的要求,大义灭亲的高贵意识,但是这种好的性格特点在没搞清事实真相就实行的话,那么后果就会令人胆寒。自从听到谗言后,他的性格就变得暴躁起来,对妻子并恶语相向。在第五幕中,当苔丝德蒙娜想要跟他解释的时候,他愤怒的说:“不要脸的娼妇!”“闭嘴,不要做声!”【2】(385-386 )理智挣脱了束缚,完全由情绪占据上风。当看到妻子与部下相见、定情信物——手绢在凯西奥手里时,没有去查明事实真相,就断然判定妻子的罪行,在杀害妻子时,垂死挣扎的苔丝德蒙娜要求听她解释,或者找凯西奥当面对质时,此时的奥赛罗早已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丝毫不给苔丝德蒙娜解释的机会,只是一昧的发泄自己的愤恨,并在盛怒之下最终杀死了自己美丽无辜的妻子,酿成了悲剧。性格暴躁,行为冲动的人遇上一个个性温和,思想单纯的人就注定了交流的受阻,矛盾的滋长与最终爆发,最终使人一步步走向毁灭。二、文化身份造成悲剧在十六世纪的欧洲,歧视黑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奥赛罗是个黑皮肤,厚嘴唇的摩尔人,虽然全剧没有直接明显的表现出对他的歧视问题,但是,认真分析剧本的话就会发现,奥赛罗的摩尔人身份确实影响了他在威尼斯人心目中的地位。他受到威尼斯人的明面上的尊重,是因为他能够替市民保卫威尼斯城,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奥赛罗也意识到自己身份卑微,内心也产生过挫败感,这个身份低微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下面我们将从身份自卑这个方面探讨《奥赛罗》悲剧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主要从社会和奥赛罗本人思想方面来探讨奥赛罗产生身份自卑的原因,以及说明身份自卑产生的消极影响。(一)社会原因在16世纪的欧洲,社会各阶层对黑皮肤的摩尔人的歧视是广泛存在的。摩尔人指的是中世纪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北非穆斯林的一种贬称,后专指撒哈拉沙漠西部居民系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而成,分布于西北非。摩尔人身份的奥赛罗,为社会各阶层人物对他的歧视提供了缘由。分析剧本,从威尼斯各阶层对奥赛罗的态度中,我们不难看出种族歧视问题广泛存在于当时的社会各阶层之中。在悲剧一开场时,伊阿古就嘲笑他为“老黑羊”,勃拉班修也在第一幕中说过“像她这样一个年轻貌美、娇生惯养的姑娘,……背着尊亲投奔到你这个丑恶的黑鬼的怀里?——那还不早把她吓坏了”【2】(285),在剧本中,很少有人叫他原名,很多都是直接管他叫摩尔人。奥赛罗的肤色和血统决定了他在威尼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在威尼斯人的心中,奥赛罗是个黑皮肤的异族人,和奴隶没有差别。正是由于世俗社会的种族歧视,使得奥赛罗也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因为自己是个摩尔人,不受威尼斯人的欢迎,再加上苔丝狄蒙娜那么漂亮美丽,很受贵族年轻人的喜爱,所以他就对苔丝狄蒙娜的爱产生了怀疑,渐渐失去了自信,变得自卑。一开始坚信苔丝狄蒙娜对自己的忠诚,后来慢慢怀疑苔丝狄蒙娜的贞洁和爱的动机,到最后完全否定了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并认为苔丝狄娜是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进而杀了苔丝狄蒙娜,亲手结束了这段圣洁美好的爱情。(二)奥赛罗个人思想认识奥赛罗是一位受民众爱戴的将军,但是由于自己的肤色、种族问题,奥赛罗心里仍然有强烈的自卑感。一方面,由于种族歧视的原因,黑种人奥德赛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被威尼斯人孤立;另一方面,虽然受到赏识,但仍能感到周围环境对摩尔人的敌意,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完全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因为种族的歧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自尊心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根生于他内心的挫败感、自卑心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这种种族歧视对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深深烙克在他心里,当有媒介把他这种潜意识中的嫉妒唤醒后,后果将会很严重。在思想认识方面形成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例如在第五幕第三场中,奥赛罗说过“也许我生的黑丑,缺少绅士们温柔风雅的谈吐;也许因为我年纪老了点了——虽然不算顶老——所以她才会背叛我;我已经自取其辱,只好割断对她这一段痴情。”(335-336)在这一段话里,可以看出,不单单威尼斯人歧视他的摩尔人身份,奥赛罗也对自己的身份予以否认、怀疑和轻视。作为一个生活在白人社会里的黑人,奥赛罗始终明白自己只是算是被雇佣来为威尼斯人服务的,身份的隔阂使他无法融入他所生活的威尼斯城。 (三)自卑心里产生的影响奥赛罗一直说自己是黑人,若不是苔丝狄蒙娜的对他袒露感情,奥赛罗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意之情。在第五幕第三场中,伊阿宋对奥赛罗说“说句大胆的话,当初多少跟她同国族、同肤色、同阶级的人向她求婚,照我们看来,要是成功了,那真是天作之合,可是她都置之不理,这明明是违反常情的举动;嘿!从这儿就可以看到一个荒唐的意志、乖僻的习性和不近人情的思想。”【2】335伊阿宋在这句话里面分析了威尼斯城妇女普遍的选择另一半的想法,并认为苔丝狄蒙娜选择奥赛罗,可能是一时冲昏了头脑。奥赛罗居然也默认了这种看法。这就说明奥赛罗接受自己人种低劣的说法,承认自己低人一等,在他眼里,苔丝狄蒙娜那么美丽,跟自己在一起完全不合情理,正是这种由思想认识产生的自卑使他对自己的婚姻缺少了自信心。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自我否定容易引起情感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奥赛罗开始怀疑妻子嫁给自己的原因,逐渐否认妻子对自己的感情,最后一步步被蒙蔽,以致于亲手杀死了无辜的妻子。奥赛罗无非只是想追求普通人的幸福,但摩尔人的出身却使他进行了一番异乎寻常的努力。以单纯的性格来面对复杂的人心,以直率来面对慎思、以公平来面对歧视,必定导致悲剧的发生。通过以上对奥赛罗性格的分析、探讨,可以看出奥赛罗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不是简单划一、泾渭分明的,而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奥赛罗是一个单纯、简单的人,他没有社会上那些人的圆滑奸诈,有的只是身为将军的率直坦诚。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些性格上的缺点,例如但不懂人情世故,不自信,亲信他人、嫉妒、暴躁冲动,缺乏理智等性格缺陷。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复杂的,完全单一性格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人处于社会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性格也应该有多种方面。造成奥赛罗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奥赛罗》悲剧的发生受到社会种族歧视的影响,还有他本人一些性格缺陷。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下,促成了悲剧的产生。奥赛罗的高尚品德使人敬仰,而他性格弱点造成的悲剧又激起人的同情与怜悯。结语:奥赛罗无非只是想追求普通人的幸福,但摩尔人的出身却使他进行了一番异乎寻常的努力。以单纯的性格来面对复杂的人心,以直率来面对慎思、以公平来面对歧视,必定导致悲剧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奥赛罗性格缺陷和身份歧视这两个主观和客观方面,来分析《奥赛罗》这出悲剧产生的原因。注释:【1】〔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5卷〔M〕.朱生豪,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570页【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悲剧,朱生豪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