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促泌剂小结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

ID:26365105

大小:53.3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6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_第1页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_第2页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_第3页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_第4页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胰岛素促泌剂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完美格式.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主要包括: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一.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药物适用于饮食和运动仍不能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空腹血糖较高者,以及体重较轻或正常者。本类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还能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加强胰岛素的受体后作用,而糖耐量的改善可导致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降低,其结果将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进而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副作用中低血糖症最常见也最危险,有体重增加的可能。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

2、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反应较少见。磺酰脲类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有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醋酸己脲(Acetohexamide)等。其中醋酸己脲有促进肾排泄尿酸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有痛风的患者。第二代有: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持(gliclazide)、格列波脲(glizbornuride)和格列喹酮(gliquidone)。第二代较第一代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且症状轻微,其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h。但这种长时间的降糖作用极有可能导致低血糖。其中格列苯脲易发

3、生低血糖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格列喹酮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减退的糖尿病患者。格列齐持既可治疗糖尿病代谢紊乱,又可防止血管病变,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适用于伴有肥胖症者或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以格列美脲(glimepiride)为代表。使用方便,只需每天口服一次[4,5]。它克服了前两代的缺点,作用维持时间较长(8~10h),与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快,导致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本类药物与胰岛β细胞膜外依赖ATP的钾离子通道上的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β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进胰

4、岛素分泌,对功能受损的胰岛细胞能起到保护作用。其餐后降血糖作用较快。本类药物有瑞格列奈(Repaglinide)、那格列奈(Nateglinide)等。副作用中低血糖症较常见,但反应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完美格式.三.肠促胰岛素近年来对肠促胰岛素及其类似物(Glucagon-likepeptide,GLP-1)相关研究为DM治疗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它能增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升高,减缓胃排空。且只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时候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丧失的l相

5、胰岛素分泌反应,因此出现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几率极低。被称为“智能化的降糖药”。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糖尿病病情从代偿期、适应期到失代偿期的发生发展,β细胞数量也从代偿性增强、临界状态、不断减退发展到严重减退。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99%的β细胞缺失,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缺失率也能达65%。目前,在临床研究[6,7]中已经证实GLP-1对β细胞有直接影响,它可以增加β细胞数量,增强β细胞功能,增加β细胞葡萄糖敏感性,增强其分泌能力,降低胰岛素原/胰岛素比率,并增加1相胰岛素分泌等。肠促胰素GLP-1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一种直接保护β细胞功能并增加β细胞数

6、量的药物。它包括艾塞那肽(Exenatide)、利拉鲁肽(Liraglutide)、Taspoglutide、Albiglutide等。1、肠促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肠促胰岛素是肠道激素,其中最有特点的两个是葡萄糖依赖的GIP和GLP-1。肠促胰岛素能通过许多途径和机制增加摄食后的血浆胰岛素,这种作用称为肠促胰岛素效应。口服(非经静脉内给予)葡萄糖后可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这部分可占到胰岛素分泌总量的80%。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重要的肠促胰岛素成员之一,它是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由末端空肠、回肠和结肠L细胞分泌,是胰高血糖素原(proglucagon

7、,PG)基因翻译后加工的产物。在葡萄糖刺激下由肠段L细胞分泌的PG被裂解为肠高糖素相关胰多肽(glicentinrelatedpancreaticpolypeptide,GRPP:PG1~30)和胃泌酸调节素(oxyntomodulin:PG33~69),同时产生等分子的GLP-1(PG72~108)、GLP-2(PG126~158)和插入肽-2(IP-2)。其中无活性的GLP-1(1~37)即PG72~108进一步水解切除6个氨基酸后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7~37),其中一部分分子C端的一个氨基酸被分解,余端被酰胺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7~36

8、)酰胺,是GLP-1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