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

ID:26386228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_第1页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_第2页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_第3页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_第4页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1引言1.1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物这个词,相信不会有多少人陌生,提到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烧杀抢掠的历史,相信更是让华夏炎黄子孙感到耻辱的同时又心痛不已。不计其数的国宝珍品,被抢走、被毁坏,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却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残酷事实。文物,是一类特殊的财产,它与其他一般财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经朝代绵延更迭,文物资源极其丰富,每个朝代的文物也表征了那个朝代的与众不同,凝聚了当时人民的智慧与劳动,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及其他历史或艺术等价值都是独特和不可复制的。随着时代的

2、发展演进,我国大量的文物瑰宝历经劫掠、战乱、盗掘、走私和非法流转流失到世界各地,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数量之大令人咋舌。今天,追索海外流失文物进入大众的视野,要从2009年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我国圆明园十二铜兽首中的鼠首、兔首说起,此次拍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人民的民族情节异常高涨,一方面法律界也以刘洋为代表的律师团提起国际诉讼来阻止拍卖,但无功而返。颇为戏剧性的是,中国收藏家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的髙价拍得这两件铜兽首后,以拍卖本身存在问题为由拒绝付款致使此次拍卖流拍。但让人欣喜的是,鼠首兔首之后被法国皮诺家族从兽首原属所有人处买得,2013年6月,法国皮诺

3、家族将鼠首、兔首无偿捐赠给了中国。从积极参加相关的国际公约、制约双边协定,到修改完善国内法,再到回购与捐赠,以至提起跨国诉讼,我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文物的追索,无论在国际与国内,也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在为文物的回归努力着。每一次出现的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新闻事件,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一次次的拨动着公众的民族心弦。同时,相关机构、专家对于如何用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追索流失海外文物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1.2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在规范文物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宪法》、《物权法》、《文物保护法》、《刑法》、《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等,在保护文物并遏制和打击文物犯罪方面的作用并不理想。海外流

4、失的文物多数是以捐赠或回购的方式回归,而利用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应用较多的追索方式的案例不多,而且成功率较低。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国际公约,即1954年《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以下简称1995年公约)、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下简称1970年公约)和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以下简称1995年公约),其他还有区域协定和双边协定。国外学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文化财产国际争议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美国著名文化财产学者HenryMerryman在文化财产所有权归属中的文化国家主义和文化

5、国际主义的理论:文化财产的善意取得等实践问题方面有颇为深入的研究,美国的Palmer教授和澳大利亚的Prott教授则在被盗文化财产的非法流转问题上成果斐然。而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对文化财产国际争议的关注才渐渐增多,目前活跃于国内文化财产国际争议研究领域的学科前沿的专家学者主要有复旦大学的龚柏华教授、武汉大学的郭玉军教授、山东科技大学的高升博士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霍政欣博士等等。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专著少,但研究的范围却很广,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值得欣喜的是,2013年“三山五园”文化国际传播与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我国推动海外文物追索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2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概述2.1海外

6、流失文物概述如上所述文物是特殊的,是不可复制的,承载着也传承着历史与文明。也正像JohnHenryMerryman所说:“当我们站在伦敦公共记录办公室的1806年颁的土地调查清册前或是站在佛罗伦萨格列高利图书馆的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的手稿前,我们感到一种满足,因为它们是真实的物品,它们讲述了真实的历史”。②但到底何为文物,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文物的概念,种类和范围的界定都各不相同。除文物的叫法外,还有如文化遗产、文化财产、国宝、考古文物、古董等称谓,英文的表述也比较多,常见的有culturalrelic、culturalproperty、culturalobje

7、ct、culturalheritage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在多数情况下含义大体一致,可以交替使用,只是在具体语境下,涵义会略有不同。首先,文物一词的叫法是很中国特色的,其外延和内涵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在发生着变化。在我国文物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物作出了如下定义:文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物即文化财产,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