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ID:26390638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_第1页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_第2页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_第3页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_第4页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关键词】《医学粹精》;,,,气化说;,,,三元说;,,,汪古珊  摘要:《医学粹精》为清末湖北恩施名医汪古珊所著,他根据自己30多年临证经验,参之古圣先贤的论述,摘其精要,历经6年,编撰成《医学粹精》一书,书中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关键词:《医学粹精》;气化说;三元说;汪古珊  汪古珊(1842~1917),原名昌美,号改勉,湖北恩施人。“汪氏自幼聪疑多才,无业不奋”,原本拟从科举而入仕途,谁知“童年数战不利”,加之家道中落,故乃“弃儒而习技艺”,终于以医一生。汪氏由于生当乱世,国衰民怨,再加居当僻乡,交通闭塞,黎民贫苦,求医问药十分不便,为

2、此,他在研读医书,行医济世之时,留心民间单方验方、推拿等法,并结合自己30多年的临证经验,参之古圣先贤的论述,摘其精要,历经6年,编撰成《医学粹精》一书凡16卷,装订成12册,经当地群众集资,于1896年初刻印数193部,故流传不广,被视为秘本,珍藏者不轻易示人。鉴于本书传本少,内容又切合实用,为了供研究整理所用,现将《医学粹精》中的内容和医学思想作如下探述。  1著作概论  1.1书中卷一至卷五,实为基础理论《粹精》部分。内容包括有评论古今著作,本草药性,胎化生死,脏腑经络,诊法歌诀,运气摘要,阴阳虚实,伤寒六经提纲,温病寒疫,阴阳问答等。书中首刊医学源流,列论有《灵》《素》

3、《难经》《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甲乙》《脉经》《脾胃》《辨惑》《病机气宜》、金元四家、钱乙、庞安时、王肯堂、薛氏《医案》、景岳《类经》《医通》《医贯》、吴又可、程钟龄、罗之炜、李濒湖、葛可久、陈士铎、柯琴、《仕材三书》、嘉言《尚论》、修园《公余医录》、灵胎医书、黄氏八种、《幼科铁镜》《幼幼集成》、青主《女科》、洪绪《证治全生》、钦安《医理真传》等书,都有要言指出,便于后学者选读。次斥神仙方书,明确指出“神书仙方邪说……其害将不仅于百千万人已也,诚恐天下后世之受害”,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再次则为“医学法戒”,揭示了为医者要具有高尚医德,为人要谦虚谨慎,临证时必须细心诊

4、察,证治精当,不论亲疏贵贱,高官贫民一视同仁。4为“本草粹精”,共收药500多味,取每味药之长,作为西江月一首,便于记诵。如“黄芪性温补虚,风癞痈疽痔漏,止痛排脓疮汗救,婴孩百病皆优。”5为脏腑、经络、内景图形,多以《内》《难》经旨,参合《医林改错》,结合临证,酌加讨论。如在“脏腑象属”篇中载有“太真剖别,离而为两,各有专精,是名阴阳。清阳为升,浊阴主降;升天成象,降地成形;清则气化,浊则质生”之说。6为诊法,包括了望色察病,闻声察病,问证察病,切脉节略,脉法分别等内容。如在“问证察病歌”中写道:“景岳十问心在改(张景岳有十问歌曰: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愚(人汪古珊

5、者再)为(遍搜古本,博采群书)逐类(引申)更(加)扩充(以备问证之法),一问寒热辨真假(病有真寒真热、假寒假热,须辨清白),子(时一阳生,下半夜,上半日都是)阳(气主事)午(时一阴生,下半日,上半夜都是)阴(气主事各)有逆从(谓阳逆从阴,阴逆从阳,如),朝寒暮热(者,阳虚证也,自然)阴血(偏)盛,朝热暮寒(者,阴虚也,自然)阳气(独)隆,(经曰)阴虚(则生)内热(先有)外寒(为之)引(导),阳虚(则生)外寒(后有)内热(为之)容(留),更有阴阳偏盛处,都在寒热喜恶中(阳证则喜寒恶热,阴证则喜热恶寒)”其写作体例,乃仿陈修园《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之笔法,既可单读,又可和括

6、号内的字连起来读,单读即为韵文,连起读则为散文,读起来既上口,又便于背诵。7为运气摘要,乃汪氏参阅古今文献改编而成。但他又明确指出“若欲研究运气之精义,又须博求《灵》《素》之全经,然以愚计之,有深心以究运气,曷若熟读113方,有暇日以考阴阳,不如详见397法,运气之说不可拘也。”于此可见汪氏对运气学说的态度。8为阴阳虚证辨,书中以阳虚24诀,阴虚24诀为辨证纲领,用来统率阴虚及阳虚诸证。9为汗下宜忌,标本中三气图说,伤寒六经提纲病情,寒温二疫,六经病情治法等。如在论太阳经证时书中写道:“经证者何?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是也,兼自汗而恶风者为虚邪,为伤风证,是太阳之卫分,为风邪所伤

7、也,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驱风外出,浅一层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如八九日,过经不解如疟状,面热身痒,以其不得小汗故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因前日未汗,不得不发其汗,因日数颇久,故小发其汗,倘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形如疟,日再发者,以余邪未尽故也,宜桂枝二麻黄一汤”。10为阴阳问答分前后两篇,篇中“辨疏疑难,分解汤液,采录《伤寒》之方十之八九,《金匮》之法十之二三。”将数十证列于问答之下,予以阐述。  1.2书中卷6至卷10为《杂证灵方》部分。其内容收载内科常见病证67种,每一病证都列论于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