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郑桂华

说木叶-郑桂华

ID:26412068

大小:1.9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6

说木叶-郑桂华_第1页
说木叶-郑桂华_第2页
说木叶-郑桂华_第3页
说木叶-郑桂华_第4页
说木叶-郑桂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木叶-郑桂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木叶”林庚也有这样很好的诗句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树”“木”也可以一样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杜甫《成都府》:“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木”也可以很繁茂刘桢《公宴诗》: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李白《梁园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王维《秋雨辋川庄作》:漠

2、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这样的统计《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次,用“树叶”28次;《全宋词》中共用“木叶”18次,用“树叶”1次。《全唐诗》中用“落木”24次,用“落叶”204次;《全宋词》中用“落木”l0次,用“落叶”47次。《元曲选》中用“木叶”82次,“落木”50次,“落叶”93次。——乐建兵 朱国《也说“木叶”》,《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8关于作者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

3、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6部新诗集。他在古典文学研究成果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关于作者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统一起来。“树叶”:到底是很少还是没有?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

4、看见用“树叶”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林庚:《我为什么特别喜爱唐诗》唐诗的可贵处就在于它以最新鲜的感受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启发着人们。它的充沛的精神状态,深入浅出的语言造诣,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完美的成就。唐诗因此百读不厌,永远那么新鲜。也正是这种新鲜的认识感,唐代诗人们才能把祖国河山写得那么宏伟壮丽。作为

5、大自然的河山,其实千百年来并没有多大不同,为什么特别在唐诗中就那么引人入胜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喜爱唐诗的缘故。学习回顾关于“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我的思考与收获是……关于《说“木叶”》这篇文艺随笔,我的思考与收获是……关于林庚这位诗人学者,我的思考与收获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