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华老师上

郑桂华老师上

ID:37342877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2

郑桂华老师上_第1页
郑桂华老师上_第2页
郑桂华老师上_第3页
郑桂华老师上_第4页
郑桂华老师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桂华老师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郑桂华老师上作文课 2010年10月14日下午,我受邀“名师棕北行”作嘉宾主持。棕北中学美丽的陈校长让我再一次亲密接触郑桂华老师,再一次感受桂花老师兰桂一样清雅幽香的质朴芳华。郑老师上的是一堂作文课,课题是《叙述一个曲折的故事》,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以及棕北中学和棕北联中的全校教师,以及成都市各兄弟学校的部分语文教师。济济一堂,众目倾注,沉浸在郑老师独有的课堂风采:激情中的流转,平实中的精彩,娓娓中的深切。郑老师的作文课,在“序曲——范示——分析——运用”的流程里,顺理成章的展现了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整个课

2、堂教学。序曲部分,郑老师引导学生回想在作文写作上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即兴发言,无不是学生的习得见解。学生的基本素质,生动的见证了棕北中学“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信念。尤其一位学生谈到文章写作上要对标点符号的运用有足够的注重,还举例说“你好”在不同标点的标示下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让我感觉学生的习得状态很不一般。其间,学生的相关体验回顾,也还涉及到了词语选用问题,句式选择问题,写作心理问题。5分钟的序曲,问题从学生中来,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既是唤醒也是催生。如此集思广益,如此相互启迪,不仅仅是教学上的“热身”,更是一种“铺

3、垫”,一种“渲染”,一种“潜移默化”,一种隐忍待发的“蓄势”。对于学生,是身心的放松,是学习心智的开启,是学习情绪的激扬。范示部分,郑老师展示了范示文本,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分析这个文本里的“曲折”状态。引用的资料是一首表达奇特别有奇趣的《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仙桃献至亲。”从“骂得狠”而“赞的美”,而又“骂得绝”及至“赞的妙”,曲折回环,在“逆转”的状态极尽赞美,赞美儿孙孝顺、聪明、有能耐。通俗易懂而又别有奇趣的文字阅读,在资料的引证上,在思考的支撑上,启发我们对于辅助性思考材料的选择

4、,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趣味性。郑老师板书的曲线图示和文字说明,清晰的展示了“逆转”即“曲折”的线路变化,一目了然,简洁明快。分析部分,郑老师引述的是《三顾茅庐》的现代简洁版,完整的叙述了整个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参考范示分析进行具体的曲线图示和文字表述。一共抽了四位学生上黑板书写,其余学生自己在笔记本上分析。整个过程,基于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曲折”,怎样在“逆转”,如何求“变化”。随后,又例举了很有名的短文《猎狮》,师生一起总结了求取叙事“曲折”的具体因素。一是设置障碍、困难(有变化),二是出乎意外,三是误

5、解。看似逆情悖理,实则合情合理,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郑老师尤其对于“合情合理”的曲折叙述,给予了较为详尽的解释,更是旗帜鲜明的主张了叙事曲折的合理性和情理性。运用部分,郑老师出示了一位初三学生的习作《我流泪了》,叙述的是“我和兔子”的故事,要求学生讨论修改。这一个环节,完全的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学习积累以及实际的运用能力,完全的聚焦于此。无数学生的精彩发言,充分折射了对于“曲折”对于“逆转”对于“变化”的实际理解和深刻程度。用一些一线教师的听课感受说,在这一环节学生真正的“热”起来了。这样的一种“热的状态”,正也是良好的学

6、习状态的呈现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相互的交流,是一种分享和共享,是一种彼此的碰撞,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共同存在。听完郑老师的课,我深刻的感受在于这样的三句话: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让课堂实在地“活”起来了,让学习具体地“实”起来了。表演的课,也是一种课型,但是郑老师的课与“表演”无关,而是“本真、本色、本朴”的“真本事”的蕴涵。用我曾经对于郑老师的赞美话语说,那就是“一个教师能够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光辉照耀,必得有沉潜而来的底气,必得有涵蕴而来的功夫。最是沉潜见底色,春秋涵蕴磨刀功。”郑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富有“

7、沉潜底气”和“涵蕴功夫”的老师。在随后的讲座里,郑老师反复申说自己“是一位没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事实上,郑老师的课富有“不精彩的精彩,去魅惑的魅力”的内在质感。我戏说她,“郑老师反复检讨自己没有魅力,其实这就是一种魅力,一种与妩媚无关与媚惑无关而与职业的尊严和生命的诗意有关的魅力存在。还是那句老话——她的出现,就是美丽;她的存在,就是价值。”因为时间关系,郑老师仅仅就《有效教学目标所具有的特征》作了讲座,我称之为“郑氏定律”,因为这本就是她实践探究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宏观而看,她概括为“正确、具体、弹性、集中、连续”这样的五个

8、特征。具体而论,分述见下。正确:1、符合该学科的教学内容2、符合该年段的教学内容具体:1、 具体的才是明确的2、 具体的才是可达成的3、 具体的才是可检测的弹性:1、学生是不一样的2、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不一样的3教学的契机是不一样的集中:1、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2、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建构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