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

ID:26414737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_第1页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_第2页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_第3页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论文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传统作文评改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学生拿到被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传统作文评改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自己在这次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不再研究无人问津了。作文评改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

2、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积极性逐渐消失,创造性自然泯灭。教师也不能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因此研究构建新型作文评改模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在当前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想通过构建新型的“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将作文要求贯彻到指导、写作、评价、反馈的各个环节中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目的。“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的核心是:在学生完成初步写作之后,对作文进行再修改、再润色、再创作、再提高的一个重要活动,摒弃了单纯由老师评改所带来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写作的

3、参与意识,切实把学生放在了作文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以自主批改为中心,以改促写、以改促读,使评改、写作、阅读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要提高学生的作文乃至语文能力,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行的。学生不仅要会写作文,而且要会评改作文,才能使其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评价与纠正中培养其写作能力。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的实践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写作水平,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和效果不佳的现状,为作文教学改革开辟一个新的窗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贯彻新大纲。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使其在参与作文批改中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打破学生作文、老师批改的传统习惯;培养学生的参与

4、意识、竞争意识。把学生推到作文批改的前沿阵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实践。加强学生彼此的信息交流,扩大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体意识。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作文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制定出了如下各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一、七年级作文自改互评内容1.学会使用修改符号;指出并修改错别字。2.指出用号并作修改。3.指出意思表达不清楚的句子并作修改;错或使用不当的标点符指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佳词丽句。4.指出作文开头、过程和结尾与文章中心的完整性;根据作文要求写简单的总评。二、八年级作文自改互评内容1.规范使用修改符号;修改措词不准确的地方。2.修改表意不清的句子或段落,使句

5、段表达明了、完整。3.指出用错或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并作修改。4.指出和修改不当的论点、论据;指出并修改作文首尾、过程与文章中心存在的问题。5.根据作文要求写出恰当的总评(根据不同习作要求,给出恰当的评价)。三、九年级作文自改互评内容1.熟练使用修改符号。2.修改词句,在增删、修改的基础上作些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3.指出和修改不当的论点、论据。4.修改作文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扣题是否紧密、详略是否得当。5.能写出比较全面的评语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的意见。“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模式主要包括:“简要总评——逐条引评——综合评价——自己修改——互改交流”这几个

6、环节进行。当然,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使学生人人过关,个个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对自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作文,还应进行必要的“师评”指点,并要求在“师评”指点后再进行自改或互改等,直至人人“过关”。按照“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方案进行作文批改,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评改作文的全过程,既甄别了字体的优劣正误又鉴赏了语句的顺畅与优美,还能够领略作文布局谋篇的艺术与作文立意的高低,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成了作文批改的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