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

ID:2641953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_第1页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_第2页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_第3页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_第4页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看民族文化的构建 引言.L.  尼采在其《愉快的知识》中,简要阐述了他的翻译就是征服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源于他的非历史主义的超人思想。他认为,任何时代的历史感可以从她产生的翻译作品以及吸收昔时代的精华和书籍的方式中推断出来。在法国剧作家高乃依所处的时代,甚至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法国人以令人惊讶的勇气吸收了古罗马的知识,这都是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他反对翻译中的盲从、趋附,主张译者要放开手脚,不拘于泥于原文。(仲伟和,2001)  众所周知,希腊文学是西方古典文学的源泉。古代希腊人崇尚形式的完美,古代希腊作家刻意求精,严密精微,造就了古代的

2、希腊经典文学。古罗马人翻译古希腊的作品根本不顾及原诗人在是各种抒发的当时的经历。罗马人在自己的翻译中戴上了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灵魂注入死的肌体,使古老的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气息。罗马人不知道历史感的趣味。对他们来说,将过去的和异地的情形直接的转换过来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因为他们必须征服古希腊的作品。  1.翻译就是征服  尼采十分欣赏罗马人的做法,认为翻译是征服的一种形式。罗马人在翻译过程中不仅把历史上得、在他们看来过世的东西悉数掠去,并且加上一些内容,介意提及现在,甚至删掉原文作者的名字而署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认为这并不是剽窃,而是罗马国家至高无上的帝权(Robinson,1997:262

3、).  对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我并不十分认同,他的这种思想是在非忠实的前提下的归化,可以说是规划干邑的一种极端的表现,他强调和夸大了译者的主观臆造性。而且最大尺度的自由发挥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原文作品翻译的意义  2.文化霸权与民族文化构建  文化交流是两种文化在各自发展中互相吸收对方的积极因素从而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过程。文化交流应该是两种文化共同的繁荣,而不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另外一种文化的消亡或两种文化的合而为一。  随着社会霸权成一个地球村的趋势,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不同民族在汲取他文化的同时所采取构建民族文化的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活动,其宗旨是在参与交流的住房保持平等的地

4、位的基础上达到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的目的。然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相互对抗,怎样吸收他者文化构建本民族文化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从翻译的角度看,构建民族文化的方式有归化和异化两种:归化策略迎合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喜好使译文为殖民主义国家接受,有较好的经济市场。  霸权文化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都尽可能采取归化方针。因为这一翻译策略鼓励处于强势文化的殖民大国将外国文本转译成它们自己的话语,从而消除文化差异。  要实现文化的平等交流,首先应该提高本土文化的免疫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地位,但也不应该以自身文化为中心,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自恋。  3.民族文化与翻译策略:归异化之争  

5、随着文化视角的引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移植。因此,作为文化信息移植的两种主要策略归化和异化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作者使用的特有的语言往往打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翻译中如果一位地使用归化法,则可能使译文失去原文化的特征盲从而给易于读者造成文化错觉,导致文化失真。  由于文化有强弱之分,不分翻译是由强势文化进入弱势文化还是由弱势文化进入强势文化而过分的强调一种翻译策略,有时不仅不能丰富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反而会损害弱势文化。从强势文化到弱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归化的翻译有时却能对强势文化霸权形成一种抵抗,而异化的翻译有可能颠覆语言规范,破坏本来也许就不堪

6、一击的译语和异语文化(葛校琴,2002)西方学者提出异化策略是以强势文化预设为背景的,以弱势文化文本译入强势文化为讨论对象。(葛校琴,2002)。  结语:  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是译者的使命。但是抱着单一的文化心态进行翻译工作是不可取的。以文学翻译作为纯粹的文化宣传之作,实在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对翻译和文学都造成伤害。成功的译作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是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作品。译者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还应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达到有效传播文化的目的。  归化与异化之间不应有僵化的二元对立,而应根据需要将两者不同程度地杂合化。不间断而有度的杂合可以提高文化机体的免疫力,降低

7、排异性。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会与世隔绝,而是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坦然面对杂合。笔者很赞同李文中最后关于建立一种对话、互渗、共生、和谐、平等的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提法。要实现文化的平等交流,首先应该提高本土文化的免疫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地位,但也不应该以自身文化为中心,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自恋和文化霸权倾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