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

ID:26423292

大小:3.62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11-26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_第1页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_第2页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_第3页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_第4页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坑工程降水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基坑工程降水 及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一、基坑中地下水的危害及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二、基坑地下水渗流规律与基坑降水类型三、降水设计中几个问题四、降水井施工控制标准问题五、降水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六、基坑承压水减压控制技术问题一、基坑地下水的危害及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1.坑底突涌(一)基坑地下水危害的表现形式事故现场示意图案例1河南某基坑突涌事故勘察阶段详细勘察报告事故勘察报告土层划分:深度h/m层号岩土工程划分层号岩土工程划分①(灰黄色粉土)-7②(灰黄~深灰

2、色)粉土-8②粗~粉砂-9③(黑灰色粉土)-10③灰褐色粉质粘土-11-12④(深灰色)粉土④(褐灰色)粉土-13⑤粗-粉砂-14-15⑤(黑灰色)粉土⑥有机质粉质粘土-16-17⑦有机质粉土-18⑥粉砂⑧粉砂某基坑地层基坑以下详勘与事故勘察结果对比案例2福州某桩基工程基坑突涌事故基坑平面图基坑突涌分析示意图案例3上海金茂大厦基坑突涌事故2.坑侧渗漏潜水渗漏案例案例4.上海地铁2号线某基坑渗漏形成盆状洼地承压水渗漏沉陷区案例5.上海地铁4号线某风井下部联络通道施工因冻结失效发生大范围流砂塌陷3.底侧

3、渗漏4.坑底隆起.围护“踢脚”明显序号土类型土层厚度/m湿重度/g/cm-3固结快剪峰值c/kPa¢/º①杂填土2.38②3-1灰、灰黄色砂质粉土7.001.834.027.0②3-2灰色砂质粉土6.101.794.026.0④灰色淤泥质粘土1.401.6817.011.0⑤1-1灰色粘土1.801.6918.011.0⑤2灰色砂质粉土21.701.764.025.5案例6.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坑底隆起事故5.降水诱发地层过量沉降测点距离(m)实测沉降(mm)长江隧道浦东段5032上中路浦东段2004

4、0地铁7号线汶水路14856.(无围护结构)基坑斜坡滑移、坍塌(二)基坑地下水危害的成因类型地下水在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危害按成因可分为流砂、管涌和基坑底隆起,而且主要发生在细颗粒(尤其是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等)饱和含水的土层中。(1)土中粒径在0.01mm以下的颗粒含量在30%~35%以上,并含有较多的片状、针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等)和附有亲水胶体矿物颗粒。这样土的吸水膨胀性较高而比重较小,在不大的水流冲力下,细小颗粒即会发生悬浮流动;(2)水力梯度较大,流速增大,动水压力超过了土颗粒的重量时,就

5、能使土颗粒悬浮流动形成流砂;(3)土的渗透系数较小时,排水条件不通畅,易形成流砂;(4)砂土中、孔隙比愈大,愈容易形成流砂形成条件:1.流砂流砂破坏示意图斜坡条件时           地基条件时1-原坡面;2-流砂后坡面;3-流砂堆积物;4-地下水位;5-建筑物原位置;6-流砂后建筑物位置;7-滑动面;8-流砂发生区2.管涌地基土在具有一定渗流速度(或梯度)的水流作用下,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土中的空隙逐渐增大,慢慢形成一种能穿越地基的细管状渗流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使之变形、失稳,此现象即为管涌

6、。管涌形成条件:(1)土中粗细颗粒粒径比D/d>10;(2)土的不均匀系数d60/d10>10;(3)两种互相接触的土层渗透系数之比k1/k2>2~3;(4)渗流梯度大于土的临界梯度。管涌破坏示意图斜坡条件时地基条件时3.基坑底的突涌当基坑下有承压水存在,开挖基坑减小了含水层上覆不透水层的厚度,当它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顶裂或冲毁基坑底板,造成突涌。抗承压水稳定性示意图式中:-水的重度:-土的浮重度;-承压水头高于含水层顶板的高度。基坑突涌产生的条件是基坑开挖后不透水层的厚度(三)降水

7、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民房1(混6)民房3(混6)民房4(混6)赛华公寓(砼9)三层公寓(混3)淮海大楼(混6)三号楼(混3)淮海中路1号线地铁隧道常熟路常熟路车站周边环境示意图7号线常熟路民房2(混4)(三)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二、基坑地下水渗流规律与基坑降水类型(一)、基坑地下水渗流规律工程降水案例(回P3)案例1、合流污水外排一期工程彭越浦泵站降水工程案例2、复兴东路电缆隧道工作井降水工程案例3、宝钢1880基坑降水工程案例1、合流污水外排一期工程彭越浦泵站降水工程主要技术参数表1项目深度(

8、m)基坑开挖深度26.50潜水含水层(②+③)深度1.00至4.50承压含水层(⑤a+⑤b)深度17.00至42.50连续墙入土深度37.50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深度20.00降水井设计深度47.00滤管伸出连续墙底深度7.50泵站主体工程为一内径60m的圆井,坑内外水位差为10m。案例1、合流污水外排一期工程彭越浦泵站降水工程彭越浦泵站地质、连续墙、降水井剖面图1-潜水位;2-承压水位;3-承压水头;4-连续墙;5-底板;6-透镜体26.5047.0037.50案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