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ID:26424098

大小:52.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_第1页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_第2页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_第3页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_第4页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绪论与小儿生长发育1.婴儿期:婴儿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一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2.幼儿期:自满一周岁至三周岁。3.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4.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3~4天内体重下降3%~9%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5.肥胖症:小儿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6.赫氏沟: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7.佝偻病串珠:佝偻病患儿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膨大而形成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状,因此向胸腔内

2、压迫肺组织,容易引起肺炎。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8.足月儿:大于或等于37周,小于42周的新生儿。9.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10.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11.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12.中性温度:是指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对新生儿至关重要。消化系统疾病13.累积损失量:发病以来累积损失的液体量17.迁

3、延性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18.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呼吸系统疾病19.咽

4、-结合膜热:腺病毒3、7型所致,常发生于春夏季,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在儿童中集体流行。为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是指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夏秋季,特点为高热、咽痛、流诞,咽腭弓、软腭处可见疱疹。20.肺大疱: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粘膜皱襞呈瓣膜状,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活瓣作用所致。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1.脓气胸:儿童脓气胸(pyopneumothorax)多继发于肺部细菌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感染使肺部边缘的肺泡或小支气管破裂,形成支气管瘘,气

5、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如胸膜腔内有脓液,即形成脓气胸。循环系统疾病22.蹲踞现象:一种特殊的强迫体位,多见于先心法洛四联症的患儿。表现为患儿行走或游戏时候,出现双腿屈曲、蹲下片刻的特殊体位,后又恢复正常行走,蹲踞反复出现。23.差异性青紫:动脉导管未闭病儿的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病儿出现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下半身青紫,即差异性紫绀.24.杵状指:杵状指亦称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见于肢体末端缺氧等。25.艾森曼格综合症:室间隔缺损中的大型室间隔缺损当右室收

6、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即艾森曼格综合征。泌尿系统疾病28.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质,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为:血清白蛋白小于25g或总蛋白小于60g。29.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33.高血压脑病:本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

7、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34.髓外造血: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emopoiesis):在疾病或骨髓代偿功能不足时,肝、脾、淋巴结可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35.生理性贫血: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红细胞利用蛋白量逐渐增加,至2-3个月时,红细胞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出现轻度贫血。36.无效造血:在骨髓内红细胞分裂成熟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在成熟和进入外周循环之前就被破坏,死亡,称之为无效造血,或者无效性红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