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ID:2643518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_第1页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_第2页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_第3页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_第4页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摘要:户籍制度是一项包含多种利益分配的身份制度,户籍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必然面临复杂的博弈。在自愿选择的前提下,中国农民工户籍转变过程逐步趋向于政府与农民工基于成本利益估量的双向博弈。文章以博弈方法分析了当下农民工转户过程中农民工和政府策略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均衡路径,得出结论为:现阶段政府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大于所需成本,有动力主动推动农民工转户进程;农民工出于对转户后生活不确定性的考虑,需要政府适当保留其部分既有利益且提供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后对于转户才有持续

2、积极性。为了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可持续稳定前进,政府可能在短期需要付出足够多的经济政策扶持;即便如此,对政府和农民工而言,这仍是一个双赢结果。最后以重庆户籍改革过程中的统计数据验证了分析结论并提供政策启示。中国4/vie  关键词:农民工;转户行为;演化博弈;重庆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1008-5831(2016)06-0001-09  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必须寻求新动力和新增长点,而新型城镇化是其主要选项。人的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经过30多年工业化、城镇化发

3、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是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贡献者,但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城市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同城共享度不高。常住人口与户藉人口城镇化率统计差异较大,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这一事实,如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为53.7%,而清华大学中国数据中心调查显示同期全国非农户藉人口比率为27.6%,差距十分巨大。但也正因为如此,给中国未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留下巨大空间。为推动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近10多年来中国多省市做了积极探索,这些地方政

4、府的“差别性探索”,推动了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为户籍制度改革指出了方向。由于户籍制度是一项包含多种利益分配的身份制度,户籍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必然面临复杂的博弈,很多问题并未完全弄清和解决,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无论成功或失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试图应用博弈方法及相关经济理论,通过对重庆案例的分析,探讨在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能为社会各方面带来共同利益越来越成为共识的情况下,怎样进一步营造环境条件,探索改革路径,以期提供一些政

5、策启示。  一、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行为背景、动因考量及相关理论分析  乡村化社会向城镇化社会转型,其动因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由于生产效率差异导致的经济收益不同,城镇化进程也多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推进现代化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途径。在绝大多数市场化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市民化(或非农化)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同步的。而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逐步破除二元体制,但城乡就业制度与户藉制度改革存在时序差异性,进而产生了职业与身份转变不同步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作为中国

6、城镇化的主体长期面临城市“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的问题,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空间与内容的分离,推进其市民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题。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定阶段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不匹配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建国初期,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工业优先、城市偏向政策影响,从1958年颁布《中国人民户籍登记条例》,到1963年、1977年相继出台的户籍迁移规定,都不断强化了严格的城乡分离的社会人口安排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民自由向城市流动,从空间上和内容上都严格限定,相互的流动(变动)十分困难。改革开放

7、以后,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作制度改革使农业生产率快速提高,加之户籍制度解冻和就业制度率先突破,大量农村劳动力加速外溢,形成了城镇化的主体。但由于中国固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农民并未直接成为城市市民,而是逐渐形成双重二元结构,一个是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二元结构,一个是城市内部原住民和新的常住民(农民工)的二元结构。一般而言,农民市民化大都经历了到城镇就业,再创造条件(户籍转变)改变身份成为市民这二个阶段,方能完成身份从空间与内容结合的完全转变。  从历史上看,农民工市民化(转户行为)的主导权主要在政府

8、。农民工户籍转变的速度往往取决于政府有没有经济和政治利益激励去放开户籍管制,允许农民成为城市居民。这种观点是有现实基础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农村户口享受的社会福利也远不及城市户口。地方政府出于对城市承受能力(交通、住房、教育、卫生和环境、就业等各方面)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的担忧,往往选择拒绝吸纳农民工这种增量人口而保护城市既有居民(存量人口)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在很长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