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

ID:26435235

大小:55.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_第1页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_第2页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_第3页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技术探索及实践摘要:二次开发是辽河油田针对油田开发形式及技术发展状况提出的全新开发理念,是指当油田按照传统方式开发基本达到极限状态或已接近弃置的条件时,采用全新的概念,采用新的“四重”技术路线,重新构建油田新的开发体系实施再开发,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地下油气资源,实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开发。  关键词:二次开发;水平井;新海27块;提高采收率    1、二次开发理论体系研究    二次开发是用新的开发理念、新的开发方式、新的开采技术,实现老油田新一轮开发或持续开发,大幅度提高原  油采收率,增强持续发展的

2、资源基础,最大限度地延缓油田递减,增强老区稳产基础。二次开发的主要技术路线就是“新二次采油”和“新的开发方式”。“新二次采油”是继承和创新开采技术,实现低成本二次开发;“新的开发方式”是通过改变驱动类型、驱动方式、渗流方式,实现持续高效开发。  二次开发的基础是在一次开发基础上的继承性开发。其本质区别是,一次开发为全面投入开发,而二次开发则是对剩余储量较大、剩余油相对富集的有利部位或层段采取选择性开发,其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    2、二次开发主体配套技术研究    2.1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技术  水平井相对于直井具有泄油面积大、生产压

3、差小、钻遇裂缝多等技术优势,是实现油田开发高效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在二次开发研究中,突破水平井技术瓶颈,从水平井开采机理、井型结构对产能影响及井网组合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实现了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的规模应用,成为二次开发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1水平井复杂结构井近井地带流动机理研究  通过室内电模拟实验方法,针对包括水平井、鱼骨刺井等不同井型多分支井的近井地带渗流规律进行研究,从电模拟的角度模拟井眼轨迹参数对不同井型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井型多分支井近井地带的渗流规律。  (1)常规水平井等势线分布及影响产能因

4、素分析  常规水平井在水平段近井地带,等势线为同心椭圆簇。在远离水平井处,等压线逐渐接近供液边界的形状。在水平井两端,等势线比较密集;而在其它部分,等压线等势线比较稀疏,几乎平行于水平井井筒。对于某一长度的水平井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加,在不考虑生产段沿程压力降的情况下,产量线性增加,符合达西定律。在某一生产压差下,水平井产量随水平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水平段长度的增加,米采油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  (2)鱼骨刺井等势线分布及影响产能因素分析  对4分支对称鱼骨刺井与3分支不对称鱼骨刺井近井地带油藏势的分布进行测量,分主井筒生产和不生产两种情况,

5、近井地带油藏势的分布如图2-1所示。等势线均呈现距离井筒近处密集、距离井筒远处稀疏的特点。鱼骨刺井生产时近井地带势的分布与井眼结构有着密切联系,主井筒生产段和分支井眼生产段相互干扰。无论何种井型,随着分支数的增加,鱼骨刺井的产能随之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逐渐变缓,对对称鱼骨刺井而言,超过6个分支后,产能增加幅度变小,不对称鱼骨刺井的分支数超过4条后,产能增加幅度变小。  (3)鱼骨刺井等势线分布及影响产能因素分析  分支数为2、3和4的多分支井等势线分别相当于2、3和4个距离很近的水平井叠加。等势线呈现距离井筒近的地方密集、远的地方稀疏的特点,在

6、井的指端较密集,相邻两分支之间较稀疏(图2-2)。产量随着分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分支数超过3以后增加的幅度逐渐变缓。  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认清了水平井开发机理,优化水平井部署设计,打破了水平井设计的技术瓶颈,为二次开发规模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数字化油藏技术  数字油藏是现代油藏管理技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它是指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利用多学科、多专业研究成果及信息所构建的多维虚拟油藏数据体,是一种对油藏进行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研究和管理的技术。具体应用可表现为“四个平台”:即数据管理平台、综合研究平台、多学科成果展示平台和

7、协同决策平台。系统采用模块化的分层结构,从数据结构和可视化方式的差异上,主体上划分油藏地下三维可视化子系统(简称地下系统)、油藏地面可视化子系统(简称地面系统)和MIS子系统接口组件。  2.2.1地下三维可视化子系统  多学科共享的海量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接口模块,可以加载来自不同软件的勘探、开发业务数据,共享多学科海量信息。真正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对地震、地质、沉积、储层等多方面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减少不确定性、实现多学科协同一体化研究。实时三维决策与汇报,将三维数据体加载到多媒体汇报系统中,在汇报中实时地对三维地震数据、解释成果、波阻抗反演、

8、测井曲线、分层数据、油藏模型等成果进行交互可视化显示和汇报。  2.2.2地面三维可视化子系统  应用3DGIS技术集成地表相关信息,实现在高清晰度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