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

ID:26461048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_第1页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_第2页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_第3页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_第4页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部六省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摘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六省在加快发展,区域竞争不可避免。基于此,分析各省在竞争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提出实现竞合发展的共同框架。中国2/vie  关键词:中部;区域竞争;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6)33-0069-02  竞争已成区域发展的本源动力,而合作是竞争的高级形态。如何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促进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的区域合作和交流互动,乃至在若干领域进行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国以来中部六省在全国

2、的区域格局演化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中国划分为沿海与内地两部分,河南东部、安徽被划分为沿海地区,山西、江西、河南西部、湖北和湖南为内地。1958年,中央把全国划分为七个协作区,山西为华北协作区成员,河南、湖北、湖南为华中协作区成员;安徽、江西为华东协作区成员。1964年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的西部划为三线地区,四省的东部和安徽、江西为二线地区。1970年,全国计划会议又将全国划分为西南、西北、中南、华北、华东、东北六个大协作区和华南、闽赣、山东、新疆四个小协作区,但六大经

3、济区域的基本框架并未突破[1]。1982年,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出《关于沿海和内地划分问题的通知》,六省全部为内陆地区。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界定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范围,六省全部属中部地带。  1999年6月,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2003年12月,拉开了东北振兴的序幕,使得中部地区相对处于“政策洼地”,由此,希望获得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成为中部六省的共同愿望。2004年3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明确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2009年9月,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正

4、式出台,明确了中部地区的优势和定位,指明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晋东南和皖北等部分地区。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等为核心发展地区。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出台,再加上山西和安徽的不同定位,中部地区又重新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区域发展板块。  二、区域竞争:中部崛起中不可避免的问

5、题  目前,我国各种区域政策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与产业、财政等宏观调控手段一样,正在形成宏观调控新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都抱有很高的战略期望:河南省提出要“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湖北省要努力“成�榇俳�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江西省要求“在中部崛起中有更大作为”,安徽省正在促使“向中部崛起的领军地位迈进”,湖南省要做“中部崛起的引擎”,山西省力求“在中部崛起平台上的跨越发展”。这些定位,背后是各省为了谋求区域发展而展开的激烈竞争。  各地出现在政策、项目与投资等方面的竞争,具有一定的

6、客观性。首先是因为中部地区发展水平都还比较低,不仅远低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快速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根据全国及各省统计公报以及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全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抑或R&D经费投入强度,中部六省基本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竞争的存在,从制度经济学中政府竞争性的角度分析,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为了留住企业,各地区努力创造优势,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尤其是在目前地方政府以GDP、税收、就业等为基本考核目标的情况下来看,作为区

7、域产业政策行为主体的政府选择的出发点是本地利益的最大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部地区纷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缺乏起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2]。就经济总量而言,河南遥遥领先;就人均来看,湖北居首;以R&D经费投入强度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水平,则又是安徽夺魁。可以说,中部六省在发展当中,是各有所长,没有一个省份能对临省形成全面“压倒”之势,这从客观上造就了中部六省互不服气,难以形成具有内在驱动力的协调发展机制。从城市来看,虽然武汉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但是武汉城市圈在经济总量和人均GD

8、P上也分别落后于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导致其在邻省的影响都相当有限。在目前的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中部并没有形成具有强大主导作用的经济中心,这是和长三角等地最大的区别之处,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核心辐射源,就自然出现了各自为政、群龙无首、争当领头羊的格局。  同时,各省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如前所述,中部在历史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